变造货币罪的犯罪构成界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犯罪 > 犯罪构成法律知识

变造货币罪的犯罪构成界定

点击数:34 更新时间:2022-11-18

 
243151
主体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任何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主观要件:必须出于故意;客体要件:所侵害的客体是国家货币管理制度;客观要件:表现为变造货币,数额较大的行为。关于变造货币罪的犯罪构成界定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一、变造货币罪的犯罪构成界定

变造货币罪的犯罪构成界定:

1、主体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任何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

2、主观要件:必须出于故意;

3、客体要件:所侵害的客体是国家货币管理制度;

4、客观要件:表现为变造货币,数额较大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三条,变造货币,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二、城中村改造和棚户区改造的区别

1、城中村从狭义上来讲就是棚户区:从狭义上说,城中村是指农村村落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全部或大部分耕地被征用,农民转为居民后仍在原村落居住而演变成的居民区,亦称为“都市里的村庄”。从广义上说,城中村是指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进程中,滞后于时代发展步伐、游离于现代城市管理之外、生活水平低下的居民区。棚户区是指城市建成区范围内、平房密度大、使用年限久、房屋质量差、人均建筑面积小、基础设施配套不齐全、交通不便利、治安和消防隐患大、环境卫生脏、乱、差的区域。

2、补偿计算方式不同:棚户区改造应该使用市场比较法来计算被征收房屋的补偿数额,根据规定。而城中村拆迁则可能存在多种计算方法,有的地方会参照国有土地上的房屋价格进行补偿,而一般通常是按房屋重置成新价格来计算被拆迁房屋。

3、程序不同:棚户区按照规定的征收程序,通常是入户调查、拟定征收补偿方案、征求公众意见、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后应当及公告等程序,程序十分复杂。而城中村改造程序则与棚户区有很大的不同,一般先通过规划的申请、立项、审批,以及土地收储、制定拆迁补偿方案等,没有明确的法定程序,程序十分混乱。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手心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

延伸阅读
  1. 破坏军婚罪的特征
  2. 自诉案件的受理程序
  3. 金融债务风险及其法律保护
  4. 刑事拘留的机关及其权限
  5. 公安机关隐瞒信访事项的处理方式

犯罪热门知识

  1. 刑事法庭审理程序的规定
  2. 共同犯罪案件的审理方式
  3. 审理再审案件的程序
  4. 刑事自诉案件的庭审程序详解
  5. 讯问犯罪嫌疑人的合法程序
  6. 刑事诉讼法第172条规定:公诉程序的提起
  7. 法律对死刑复核报告的要求
犯罪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死刑的执行程序
  3. 怎样理解与适用违法所得没收程序
  4. 未成年刑事案件诉讼流程
  5. 刑事诉讼审查起诉的程序
  6. 自诉案件的审理程序
  7. 刑事强制措施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