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案件应提供哪些证据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继承法 > 法定继承法律知识

继承案件应提供哪些证据

点击数:313 更新时间:2022-11-02

 
228195
因遗产继承产生纠纷的,继承案件需要提供的证据包括:公安机关、医院关于被继承人死亡的证明;被继承人主要遗产所在地的证明及遗产种类、数量及折价清单等。关于继承案件应提供哪些证据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详细解答。

一、继承案件应提供哪些证据

1、因遗产继承产生纠纷的,继承案件需要提供的证据包括:

(1)公安机关、医院关于被继承人死亡的证明;被继承人的死亡日期的户籍资料或宣告死亡的判决书;亲属关系证明;

(2)被继承人主要遗产所在地的证明及遗产种类、数量及折价清单;

(3)被继承人生前债权、债务情况的证明;

(4)被继承人遗嘱原件,公证遗嘱的公证书,代书、录音或危急情况下口头遗嘱,及所附的两份以上证人材料;

(5)养子女、非婚生子女、形成抚育关系的继子女应提供收养、出生证明、形成抚育关系的证明材料;

(6)继承人放弃继承权的亲笔书写的弃权书及有关证据;

(7)丧偶儿媳、女婿继承公婆、岳父母遗产的,关于自己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证明;

(8)关于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抚养的缺乏劳动能力又无生活来源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抚养较多的人要求分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有关证明。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六十六条 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二、遗产继承纠纷有哪些处理原则

第一、保护私有财产继承权原则。

第二、继承权男女平等原则。继承法第九条明确规定:继承权男女平等。

第三、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我国继承法中明确规定:如果被继承人没有订立遗嘱或遗赠抚养协议,其遗产按照法定继承处理。其中,对被继承人尽义务较多的,应当多分得遗产。

第四、养老育幼,保护弱者的原则。我国继承法规定:在分割遗产时,要注意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对生活有特殊困难或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予以照顾,对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应当多分遗产;在遗嘱继承中,即使遗嘱人未保留胎儿或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遗产继承份额,也要给予分配遗产。

第五、互谅互让、协商处理、充分发挥遗产效用原则。

延伸阅读
  1. 代位继承的法律规定及适用范围
  2. 公司转让后债权债务的继承问题
  3. 继承公证确权后的房产是否必须过户
  4. 代位继承的条件
  5. 遗弃失能老人的法律后果

继承法热门知识

  1. 去世二十年的儿女是否享有继承权
  2. 汽车牌照是否可以作为遗产继承的问题
  3. 赠与的法律条件
  4. 赠与财产权利转移前的撤销权
  5. 继子女的代位继承权:条件与适用范围
  6. 妻子继承遗产是否继承非夫妻共同债务
  7. 公民口头遗嘱的法律效力
继承法知识导航

继承纠纷解决方案

  1.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2. 军人无重大过错时的离婚
  3. 代位继承的条件
  4. 继承人在什么情况下丧失继承权
  5. 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
  6. 如何转继承
  7. 继承纠纷处理指南

婚姻家庭合同下载

  1. 销售人员保密协议范本
  2. 股份赠与协议范本
  3.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
  4. 湖南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