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投资有哪些相关规定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3-08
出资是指知识产权所有人将能够依法转让的知识产权专有权或者使用权作价,投入标的公司以获得股东资格的一种出资方式。那么,知识产权投资的相关法规有哪些呢?详情请见下文。
知识产权投资的法律规定
1. 股东出资方式
根据2005年修订的《公司法》第27条的规定,股东可以以货币、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非货币财产作为出资。然而,法律和行政法规明确规定的除外情况除外。对于非货币财产作为出资,应进行评估作价,并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低估作价。如果法律和行政法规对评估作价有规定,应遵循其规定。此外,全体股东的货币出资金额不得低于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三十。
2. 非货币财产出资的手续
根据《公司法》第28条的规定,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公司应依法办理财产权的转移手续。
3. 出资差额的补足
根据《公司法》第31条的规定,如果在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发现作为设立公司出资的非货币财产的实际价值明显低于公司章程规定的价值,交付出资的股东应补足差额,而其他股东则承担连带责任。
4. 股东出资期限
根据《公司法》第26条和第81条的规定,全体股东或发起人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0%,其余部分应在公司成立之日起的2年内缴足。
5. 未依法缴纳出资的法律责任
根据新公司法的规定,对于股东未依法缴纳出资的情况,相应的法律责任也做出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