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3 更新时间:2025-02-06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第二条规定,传统知识产权包括以下权利:
《著作权法》中未对作品给出明确的定义,但在《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二条中明确了作品的构成要件。根据该条规定,作品应满足以下三个要件: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作品构成的判断,争议主要集中在作品的独创性和是否能以有形形式复制上。最高法认为:“只有具备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才是著作权法给予保护的作品。”
著作权法中未明确规定独创性的认定标准,但从著作权法的设立目的来看,可以确定独创性的认定标准。著作权法的设立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激励创作,促进科学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二是平衡创造者、投资者及其他相关人之间的利益。这一目的可以从《著作权法》的规定中得出,例如职务作品的归属和电影作品的归属等问题。
著作权法规定作品应以有形形式复制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明确著作权法保护的是表达而非思想,必须将思想通过一定形式表达出来才能被公众感知;二是有形形式便于作品的再现与传播,否则对该智力成果的保护毫无意义。但以有形形式复制应解释为作品具有可固定性,即并非要求作品已固定到某项介质上,否则《著作权法》中规定的口述作品、舞蹈作品等将成为虚设。因此,将以有形形式复制理解为具有可固定性更符合著作权法的立法目的。
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三条规定,作品包括以下形式创作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