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内容是否有著作权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著作权法 > 著作权归属法律知识

新闻内容是否有著作权

点击数:31 更新时间:2020-07-21

 
191393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是比较多的,著作权是受法律保护的,任何人不得侵犯他人的著作权,那么新闻内容是不是有著作权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新闻内容是否有著作权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时事新闻内容不适用著作权法的规定,所以时事新闻内容是没有著作权的,不受著作权法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第五条 本法不适用于:

(一)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

(二)时事新闻;

(三)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二、著作权侵权案件的诉讼流程

(1)搜集和整理相关证据材料

包括证明争议的著作权存在并能受到我国法律保护的证据、原告与争议著作权相互关系的证据、侵权行为存在和实施侵权行为的具体方式的证据、被告与侵权行为关系的证据、侵权获利与侵权程度的证据等。

(2)证明涉嫌被侵犯的著作权本身成立

①证明原告有诉讼主体资格,著作权归属于原告。即原告作为自然人或法人或外国人,都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享有著作权的资格。并且原告与著作权直接存在法定的关系,著作权归于原告和被许可使用。

②证明争议作品的存在。即原告应提供具体的作品,如书籍、录音等。

③证明作品在我国享有著作权。即证明作品是原告创作的作品,并提交作品底稿,说明创作的完成时间,以排除他人抄袭的可能性。并且原告作品内容合法,属于著作权的保护对象。且作品仍在著作权法的保护期限内。

(3)证明侵权行为存在以及具体的侵权方式

对被告擅自使用原告作品或邻接权客体的情况,原告要证明侵权行为是由被告实施并且在被告使用后的相关证据。 例如擅自复制和出版发行原告作品的侵权行为,原告需要到市场上购买侵权物品。为了让证据更加准确并且更具有说服力,原告可以聘请公证处的公正人员一起去购买侵权物品,请公正员对整个购买过程进行公正,制作公证书。

一般情况下,只要原告证明了具体侵权行为方式的存在,也就同时证明了侵权行为的存在。

(4)选择管辖法院

作为原告,选择法院的基本原则是:方便原告原则、原理被告原则、选择较大城市的原则。这样做主要是因为不同的法院对同一案件的审判结果可能会存在差异,甚至是比较大的差异,而侵权诉讼案件一般都有几个法院可供选择,因此采用上述三个原则有利于原告。

(5)起诉前的措施

作为原告应考虑申请诉前禁令、证据保全、财产保全等。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防止被告继续实施侵权行为,将一些重要的证据固定下来,为胜诉后能够获得实际的经济赔偿做保障等。这些做法都是为了诉讼中对原告主张的支持以及胜诉后对原告财产的保护。

(6)立案、准备开庭

(7)要求被告承担法律责任

原告应当提交自己因侵权所受经济损失的证据;或被告获得非法利润的证据;或许可他人使用时获得许可使用费的证据。以及提交原告维权合理开支和原告声誉受到损失的证据。以此来请求法院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被告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延伸阅读
  1. 作品著作权登记申请须知内容
  2. 什么是著作财产权,著作财产权包括哪些内容
  3. 著作权和著作邻接权的区别
  4. 版权申请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5. 著作权人有哪些权利?

著作权法热门知识

  1. 歌曲/曲谱版权登记费用的相关法律规定
  2. 软件著作权登记申请文件的内容和要求
  3. 表情包是否构成著作权侵权行为
  4. 专利侵权判断中的步骤
  5. 计算机软件抄袭侵权适用的法律
  6. 同人小说是否构成著作权侵权问题的考量
  7. 网上下载音乐公共场合播放是否构成侵权行为?
著作权法知识导航

知识产权解决方案

  1. 假冒注册商标纠纷
  2. 商标构成的要素
  3. 合作作品中的著作权
  4. 职务作品的著作权人
  5. 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计算
  6. 著作权申请登记
  7. 著作权的诉讼时效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