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鉴定 > 医疗事故鉴定标准法律知识

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12-31

 
188375
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

卫生部令第32号——医疗事故等级划分标准

一、引言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为了科学划分医疗事故等级,正确处理医疗事故争议,保护患者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卫生部于2002年7月31日发布了《卫生部令第32号——医疗事故等级划分标准》。

二、标准的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重大医疗过失的判定以及医疗事故争议的协商解决。专家鉴定组、卫生行政部门和当事人应根据本标准的基本原则和实际情况来确定医疗事故的等级。

三、医疗事故等级划分

一级医疗事故:指造成患者死亡或重度残疾。

二级医疗事故:指造成患者中度残疾或严重功能障碍。

三级医疗事故:指造成患者轻度残疾或一般功能障碍。

四、一级医疗事故的具体情形

一级医疗事故分为甲等和乙等两类。甲等医疗事故指造成患者死亡。乙等医疗事故指造成患者重要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导致特殊医疗依赖和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情形。

五、二级医疗事故的具体情形

二级医疗事故分为甲等、乙等和丙等三类。甲等医疗事故指造成患者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导致特殊医疗依赖或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的情形。乙等医疗事故指造成患者存在器官缺失、严重缺损或严重畸形,导致严重功能障碍,可能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的情形。丙等医疗事故指造成患者存在器官缺失、严重缺损或明显畸形,导致严重功能障碍,可能存在一般医疗依赖或生活部分不能自理的情形。

六、三级医疗事故的具体情形

三级医疗事故分为甲等、乙等和丙等三类。甲等医疗事故指造成患者器官缺失、大部分缺损或畸形,导致较重功能障碍,可能存在一般医疗依赖或生活能自理的情形。乙等医疗事故指造成患者器官大部分缺损或畸形,导致中度功能障碍,可能存在一般医疗依赖或生活能自理的情形。丙等医疗事故指造成患者器官大部分缺损或畸形,导致轻度功能障碍,可能存在一般医疗依赖或生活能自理的情形。

七、标准的实施

本标准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

八、结语

医疗事故等级划分标准的发布,旨在科学、公正地划分医疗事故的等级,以保护患者和医疗机构的合法权益。在医疗事故的处理和争议解决过程中,各相关方应按照本标准的规定进行判定和处理,以维护医疗秩序和社会稳定。

医疗事故等级及其后果

一、一级甲等医疗事故

造成患者死亡。

二、一级乙等医疗事故

造成患者重大伤残或重大并发症。

三、二级丁等医疗事故

造成患者部分功能丧失或畸形,需要医疗依赖,生活不能自理。

例如,以下情形之一:

  1. 腕、肘、肩、踝、膝、髋关节之一丧失功能50%以上;
  2. 截瘫或偏瘫,肌力Ⅳ级(四级),临床判定不能恢复;
  3. 单肢两个大关节(肩、肘、腕、髋、膝、踝)功能部分丧失,能行关节置换;
  4. 一侧肘上缺失或肘、腕、手功能部分丧失,可以手术重建功能或装配假肢;
  5. 一手缺失或功能部分丧失,另一手功能丧失50%以上,可以手术重建功能或装配假肢;
  6. 一手腕上缺失,另一手拇指缺失,可以手术重建功能或装配假肢;
  7. 利手全肌瘫,肌力Ⅳ级(四级),临床判定不能恢复;
  8. 单手部分肌瘫,肌力Ⅲ级(三级),临床判定不能恢复;
  9. 除拇指外3指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
  10. 双下肢长度相差4cm以上;
  11. 双侧膝关节或者髋关节功能部分丧失,可以行关节置换;
  12. 单侧下肢膝上缺失,可以装配假肢;
  13. 双足部分肌瘫,肌力Ⅲ级(三级),临床判定不能恢复;
  14. 单足全肌瘫,肌力Ⅲ级(三级),临床判定不能恢复。

四、三级丁等医疗事故

造成患者部分缺损或畸形,有轻度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

例如,以下情形之一:

  1. 边缘智能;
  2. 发声及言语困难;
  3. 双眼结构损伤,较好眼闪光视觉诱发电位(VEP)>130ms,矫正视力0.3—0.5,视野半径<30°;
  4. 双耳经客观检查证实听力损失大于41dbHL或单耳大于91dbHL;
  5. 耳郭缺损2/3以上;
  6. 器械或异物误入呼吸道需行肺段切除术;
  7. 甲状旁腺功能轻度损害;
  8. 肺段缺损,轻度持续肺功能障碍;
  9. 腹壁缺损小于1/4;
  10. 一侧肾上腺缺失伴轻度功能障碍;
  11. 一侧睾丸、附睾缺失伴轻度功能障碍;
  12. 一侧输精管缺损,不能修复;
  13. 一侧卵巢缺失,一侧输卵管缺失;
  14. 一手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另一手功能正常,可以手术重建功能及装配假肢;
  15. 双大腿肌力近V级,双小腿肌力III级以下,临床判定不能恢复。大、小便轻度失禁;
  16. 双膝以下缺失或无功能,可以手术重建功能或装配假肢;
  17. 单侧下肢膝上缺失,可以手术重建功能或装配假肢;
  18. 一侧膝以下缺失,另一侧前足缺失,可以手术重建功能或装配假肢。

五、三级戊等医疗事故

造成患者部分缺损或畸形,有轻微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

例如,以下情形之一:

  1. 脑叶缺失后轻度智力障碍;
  2. 发声或言语不畅;
  3. 双眼结构损伤,较好眼闪光视觉诱发电位(VEP)>120ms,矫正视力<0.6,视野半径<50°;
  4. 泪器损伤,手术无法改进溢泪;
  5. 双耳经客观检查证实听力在原有基础上损失大于31dbHL或一耳听力在原有基础上损失大于71dbHL;
  6. 耳郭缺损大于1/3而小于2/3;
  7. 甲状腺功能低下;
  8. 支气管损伤需行手术治疗;
  9. 器械或异物误入消化道,需开腹取出;
  10. 一拇指指关节功能不全;
  11. 双小腿肌力IV级,临床判定不能恢复。大、小便轻度失禁;
  12. 手术后当时引起脊柱侧弯30度以上;
  13. 手术后当时引起脊柱后凸成角(胸段大于60度,胸腰段大于30度,腰段大于20度以上);
  14. 原有脊柱、躯干或肢体畸形又严重加重;
  15. 损伤重要脏器,修补后功能有轻微障碍。

四级医疗事故

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医疗事故。

例如,以下情形之一:

  1. 双侧轻度不完全性面瘫,无功能障碍;
  2. 面部轻度色素沉着或脱失;
  3. 一侧眼睑有明显缺损或外翻;
  4. 拔除健康恒牙;
  5. 器械或异物误入呼吸道或消化道,需全麻后内窥镜下取出;
  6. 口周及颜面软组织轻度损伤;
  7. 非解剖变异等因素,拔除上颌后牙时牙根或异物进入上颌窦需手术取出;
  8. 组织、器官轻度损伤,行修补术后无功能障碍;
  9. 一拇指末节1/2缺损;
  10. 一手除拇指、食指外,有两指近侧指间关节无功能;
  11. 一足拇趾末节缺失;
  12. 软组织内异物滞留;
  13. 体腔遗留异物已包裹,无需手术取出,无功能障碍;
  14. 局部注射造成组织坏死,成人大于体表面积2%,儿童大于体表面积5%;
  15. 剖宫产术引起胎儿损伤;
  16. 产后胎盘残留引起大出血,无其他并发症。
延伸阅读
  1. 二级医疗事故分级标准
  2. 医疗事故的分级标准
  3. 如何确定医疗事故的等级和责任程度
  4. 医疗事故分级标准的判断方法
  5. 单位员工工伤单位怎么赔偿

医疗事故鉴定热门知识

  1. 医疗事故的定义和要件
  2. 医疗事故鉴定的必要性
  3.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程序的启动方式
  4. 办理医疗事故鉴定的注意事项
  5. 医疗事故:寻求法律救济的途径
  6.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不服的处理程序
  7. 医疗事故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
医疗事故鉴定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