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10-08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认定的申请时间有明确规定。根据第十七条的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后,所在单位应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果遇到特殊情况,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如果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如果你的受伤是在两年前,并且没有进行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那么你已经失去了享受相应工伤待遇的依据。这应该是一个教训。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你已经失去了申请工伤认定的机会。然而,你仍然可以要求单位为你申请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即伤残鉴定)。如果单位同意并接受,你仍然可以根据认定和鉴定的结果享受相应的工伤待遇。
如果工伤造成了后遗症或复发,你仍然可以继续按照工伤进行治疗和享受工伤待遇。
根据法律规定,工伤后遗症也属于工伤范畴。工伤复发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按照工伤进行申报和处理,社保中心将处理赔付和报销。工伤职工可以要求公司和保险公司进行赔偿。
工伤鉴定完成后,可以根据鉴定标准计算赔偿金额。如果单位投保了工伤保险,国家工伤保险机构将根据标准发放工伤保险待遇。如果单位没有投保工伤保险,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
企业职工工伤赔偿制度是基于对职工人身造成伤害后应承担的赔偿责任而设立的法律制度。该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的所有企业和各种用工形式和用工期限,并以工伤存在为前提,对职工个人实行非主要过错责任原则。
需要指出的是,在工伤保险待遇方面,我国实行的是职工无过错责任原则。即无论职工是否有过错,只要发生了工伤事故,工伤职工都应当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而对于工伤赔偿来说,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实行的是职工非主要过错责任原则。也就是说,只有在职工非主要过错情况下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才能请求工伤赔偿。如果人身伤害事故是由职工本人故意或者主要过错造成的,按照现行法律的规定,则不属于工伤赔偿的范畴。因此,工伤赔偿适用的是职工非主要过错责任原则,而不是无过错责任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