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是否要如实申报财产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夫妻财产 > 离婚财产分割法律知识

离婚是否要如实申报财产

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4-02-14

 
164782
为了进一步推进离婚案件中财产的有效、合理、全面、及时分割,我国大力推行了离婚案件财产申报制度。但有些人由于感情破裂或金钱纠葛,并不愿意让另一半获得财产,便想要在财产申报上隐瞒一些情况。离婚的财产是否需要如实申报?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离婚财产申报的法律义务和后果

一、离婚财产的如实申报义务

根据《关于进一步深化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的意见(试行)》第44条规定,涉及财产分割的离婚纠纷案件,人民法院在送达受理案件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时,应当同时送达《家事案件当事人财产申报表》。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填写该申报表,全面、准确地申报夫妻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的有关状况。

二、如实申报的法律后果

人民法院应当明确告知当事人,如果拒不申报或故意不如实申报财产,将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除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可依法对其少分或者不分外,还可对当事人予以训诚;情形严重者,可记入社会征信系统或从业诚信记录;构成妨碍民事诉讼的,可以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

三、离婚后发现隐藏财产的处理

离婚后,如果一方发现另一方有隐藏财产的情况,可以请求再次分割财产,未申报方将会少分或者不分该项财产。

离婚财产申报的流程

一、告知申报权利义务

在婚姻案件的立案阶段以及受理后的送达阶段,人民法院应向原告和被告分别释明申报财产的权利义务。如果当事人不按期申报或故意提供不真实的陈述,法院在判决离婚分割财产时,可依法对其少分或不分,并可能采取其他相应的处罚措施。

二、财产申报期限和内容

根据规定,原告应在起诉时,被告应在举证期限内申报家庭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具体申报的财产项目包括房屋、车辆、存款、家具、电器、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金、有价证券、个人收入情况以及双方或一方的债权债务等。

三、调查核实申报内容

当事人填写完财产申报表后,法官助理将组织双方到庭,对对方的申报表发表意见,并将意见记录在案。如果双方对同一财产的意见一致,庭审中将不再重复调查;如果有争议但争议不大,法官助理将进行庭前调解,争取达成一致意见;如果争议较大,法官将在庭审中重点调查并将调查结果记录在案。

延伸阅读
  1. 离婚要写离婚协议书吗
  2. 协议离婚后财产纠纷的处理
  3. 结婚后一方可以单独购买商品房吗
  4. 哪些财产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5. 夫妻共同财产能执行吗

夫妻财产热门知识

  1. 婚内协议公证收取标准
  2. 离了婚拆迁房前妻有份吗
  3. 婚前父母出资买的房应该属于谁呢
  4. 婚前个人财产婚后配偶有继承权吗
  5. 夫妻个人特有财产有哪些,一方擅自出售共有房产怎么办
  6. 婚前投入婚后收益怎么认定
  7. 离婚前财产为非法所得如何处理
夫妻财产知识导航

离婚房产纠纷解决方案

  1.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2. 离婚时,双方如何分割一方隐匿或者伪造的债务?
  3. 婚前一方付清房款的房产,离婚时如何分割
  4. 一方父母出资的房产,离婚时如何分割
  5. 婚前一方买房,婚后共同还贷,离婚时房产的分割
  6. 离婚抚养纠纷
  7. 协议离婚后,对财产分割有异议的可以起诉

婚姻家庭合同下载

  1. 离婚后财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婚后财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3. 婚前财产约定协议范本
  4. 离婚协议书范本(律师精华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