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5-28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提前收回是指在土地承包经营合同约定的承包期届满之前,发包人在发生特定事由时将承包地提前收回,使土地承包经营权消灭。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提前交回是指在土地承包经营合同约定的承包期届满之前,承包方将承包土地交回发包方,使土地承包经营权消灭。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和物权法草案,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收回和交回方式得到了类似的规定。例如,物权法草案第135条规定,对于承包期内的承包地,发包人不得收回。如果承包期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全家迁入小城镇落户,应按照其意愿保留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允许其依法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如果承包期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全家迁入设区的市,并享有城市居民社会保障待遇,应将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交回发包人。如果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不交回,发包人可以收回承包的耕地和草地。承包期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交回承包地或者发包人依法收回承包地时,如果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在承包地上投入并提高了土地生产能力,有权获得合理补偿。
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一种有期限的物权,在期限届满时消灭。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期限由承包经营合同明确约定。耕地的承包期为30年,草地的承包期为30年到50年,林地的承包期为30年到70年,特殊林木的林地承包期可以经国务院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延长。通过其他方式承包的土地,承包期由合同约定。当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期限届满时,土地承包经营权消灭,承包方应将承包地交回发包方。
当国家基于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征收集体所有的农村土地时,承包地上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自然消灭。然而,在征收土地承包经营的土地时,国家应给予承包方充分、合理的补偿。根据物权法草案第137条规定,征收承包期内的土地时,应对土地承包经营权人给予合理补偿。土地补偿费等费用的使用和分配办法应依法经村民会议讨论决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贪污、挪用、截留土地补偿费等费用。
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一种用益物权,其目的是利用承包地的使用价值。当承包经营的土地使用价值丧失时,无法实现土地承包经营的目的,该权利也消灭。这里的“使用价值丧失”包括土地本身的灭失,以及承包用途的丧失。
土地承包经营权在以下情形下也可以消灭: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根据该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在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国家保护进城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农户进城落户的条件。在承包期内,承包农户进城落户时,应引导支持其按照自愿有偿原则依法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或将承包地交回发包方,也可以鼓励其流转土地经营权。在承包期内,承包方交回承包地或发包方依法收回承包地时,如果承包方在承包地上投入并提高了土地生产能力,有权获得相应的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