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的客体的特征是什么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其它知识产权相关 > 知识产权解释法律知识

知识产权的客体的特征是什么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5-02-01

 
147343
知识产权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民事权利,成果依据我国民法总则的规定,民事主体的知识产权是受法律保护的,知识产权的种类是比较多的,如著作权、专利权等,那么知识产权的客体的特征是怎样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知识产权的客体特征

知识产权的客体是指不具有物质形态的智力成果和商业标记。与物权不同,知识产权的客体具有以下特点:

1. 不具有物质形态

知识产权的客体包括著作权的作品、专利权的发明创造以及商标权的商标等,这些都是无形的智力成果和商业标记。

2. 专有性

知识产权具有专有性,也称为垄断性,即同一智力成果或商业标记只能被授予一个知识产权。例如,对于同一种发明,只能授予一个人专利权;对于相同或相类似的商标,商标局只能为其中一个人注册。

3. 地域性

知识产权具有地域性,即只在产生的特定国家或地区有效。随着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这种地域性逐渐减弱。此外,知识产权的授权和转让也与地域相联系,只能在特定地域范围内行使。

4. 时间性

所有的知识产权都有一定的时间限制,过了这一时间,知识产权保护的智力成果就进入公共领域,任何人都可以无偿使用。商标权的时间性纯粹是基于管理上的需要而设,商标所有人可以不断地续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对知识产权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二十三条的规定,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权利人依法就作品、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商标、地理标志、商业秘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客体所享有的专有权利。

知识产权维权流程

对于知识产权的维权,一般可以按照以下流程进行:

1. 向专利管理机关申请调解和处理

当发生侵权纠纷时,可以向专利管理机关申请调解和处理。尽管不是必须的,但专利管理机关的决定需要经过司法审查。如果一方对决定不服,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行政诉讼需要经过两审,并且跨省执行可能存在一定难度。

2. 向法院起诉

如果侵权纠纷无法通过专利管理机关解决,可以选择向法院起诉。在起诉前,需要对涉嫌侵权方的技术与自己的专利技术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专利侵权是否成立。接下来,调查侵权范围或程度,准备诉状和相关证据。然后,到具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并经过法庭开庭审理。最后,等待法庭的裁定或判决生效,并可以申请强制执行。诉讼时效为3年,自专利权人或利害关系人得知或应该得知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

延伸阅读
  1. 知识产权侵权构成的要点
  2. 保护知识产权主要有哪些形式
  3. 知识产权制度的利益平衡机制
  4. 国外怎样保护商号知识产权
  5. 假冒专利罪追诉期限是多久

其它知识产权相关热门知识

  1. 发明实质审查的生效公示
  2. 工商登记形式审查与实质审查是什么
  3. 特许经营与直营连锁的区别是什么
  4. 域名属于知识产权吗
  5. 网络音频算侵权吗
  6. 一般原产地证co是什么
  7. 保密协议的有效期是多久,保密协议和协议有什么区别
其它知识产权相关知识导航

知识产权解决方案

  1. 假冒注册商标纠纷
  2. 商标构成的要素
  3. 合作作品中的著作权
  4. 职务作品的著作权人
  5. 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计算
  6. 著作权申请登记
  7. 著作权的诉讼时效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