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域名争议解决中的“恶意”要件质疑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11-27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我国现行域名争议解决规则是2006年3月17日起生效施行的《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域名争议解决办法》,其前身是2002年9月30日施行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域名争议解决办法》。上述我国域名争议解决规则,主要源自1999年的WIPO相应研究报告,及其孕育的ICANN统一域名争议解决政策,以及随后成型并且与时俱进的CNNIC域名争议解决办法。在我国域名争议解决规则及其实践中,一直存在着所谓的“具有恶意行为”之规范不清,难以操作的情况。
我国域名争议中“恶意行为”的规范
现行规范
根据现行《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域名争议解决办法》第八条的规定,投诉人在争议域名转移或注销的请求中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一)被投诉的域名与投诉人的名称或标志相同或具有足够的混淆性;(二)被投诉的域名持有人没有合法权益;(三)被投诉的域名持有人的注册或使用具有恶意。换句话说,这三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才能成立投诉。
恶意行为的情形
根据现行规范第九条的规定,注册或使用域名的恶意行为包括以下情况:(一)为了向投诉人或其竞争对手出售、出租或转让域名以获取不正当利益;(二)多次抢注他人合法权益的名称或标志,以阻止他人在互联网上使用其合法权益的名称或标志;(三)为了损害投诉人的声誉、破坏其业务活动或混淆与投诉人之间的区别而抢注域名;(四)其他恶意行为。换言之,只要满足上述任何一种情况,就构成了恶意行为。
举证困难
根据现行规范第十条的规定,被投诉人在接到投诉书之前具备以下情况之一,表示其对争议域名享有合法权益:(一)在提供商品或服务过程中善意地使用域名或相应的名称;(二)虽未获得商标,但域名已获得一定知名度;(三)合理或非商业性地合法使用域名,不存在误导消费者的意图。然而,在实践中,确定是否具有恶意行为往往很困难。首先,对于某些恶意行为,如证明“为向竞争对手出售、出租或转让域名”并不容易,因为投诉人通常只能提供不特定的出售意向证据。其次,专家组在有限的时间内作出裁决,无法核对复印件的真实性。此外,域名争议解决程序没有当事人的当庭述辩和质证程序,因此很难准确判断被投诉人是否具有恶意行为。
域名争议解决中应剔除“具有恶意”要件
不需要“具有恶意”要件
实际上,域名争议解决并不需要“认定被投诉人的行为是否属于恶意”作为前提条件。现行域名争议解决的“相同或混淆性近似”和“无合法权益”的两个要件已足够满足法律需求。
合理修改规范
根据现行规范第八条和第十四条的规定,投诉人满足“相同或混淆性近似”和“无合法权益”两个要件时,可以请求转移或注销争议域名。根据第十六条的规定,争议解决机构在裁决公布后10天内执行裁决。因此,笔者认为应修改现行域名争议解决制度,删除“具有恶意”要件,只保留“相同或混淆性近似”和“无合法权益”的两个要件。
民事纠纷与域名争议解决的区别
在民事纠纷中,“具有恶意”是衡量经济赔偿的重要因素。然而,在域名争议解决中,只涉及争议域名的归属问题,不涉及赔偿责任。因此,在解决争议域名归属的程序中,考虑“相同或混淆性近似”和“无合法权益”两个要件已足够。
修改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应删除现行域名争议解决制度中的“具有恶意”要件,改为只保留“相同或混淆性近似”和“无合法权益”的两个要件。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域名争议解决的法律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