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4-01-05
专利权,也称为专利,是指发明创造人或其权利受让人在特定期限内依法享有对特定发明创造的独占实施权。专利权是知识产权的一种形式。我国于1984年颁布了专利法,并在1985年公布了该法的实施细则,对专利权的相关事项作出了具体规定。
专利一词源自拉丁语,意为公开的信件或公共文献。在中世纪,君主们用专利作为颁布某种特权的证明。后来,专利指的是由英国国王亲自签署的独占权利证书。专利是世界上最大的技术信息来源,根据实证统计分析,专利包含了世界科技信息的90%-95%。
专利权的性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排他性、时间性和地域性。
排他性,也称为独占性或专有性,指专利权人对其所拥有的专利享有独占或排他的权利。除非经过专利权人的许可或符合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况,任何人都不能使用该专利,否则将构成侵权。这是专利权的最重要法律特点之一。
时间性,指法律对专利权的保护并非无限期的,而是有限制的。一旦超过规定的时间限制,专利权将不再受到保护,从而成为人类共同财富,任何人都可以利用。
地域性,指任何一项专利权只有在特定地域内依据法律才能产生并受到法律保护。这也是专利权与有形财产的另一个重要法律特征不同之处。根据这一特征,通过某国法律获得的专利权只在该国领域内受到法律保护,在其他国家则不受该国法律保护,除非两国之间存在双边的专利保护协议,或者共同参加了有关保护专利的国际公约。
专利权人是指依法享有专利权并承担相应义务的个人或组织。
在中国,专利权人包括具有外国国籍的自然人和法人。拥有在中国常住或设有营业所的外国人享有与中国公民或单位同等的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对于没有在中国常住或设有营业所的外国人、外国企业或其他外国组织在中国申请专利的情况,根据其所属国与中国签订的协议或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根据互惠原则,可以申请专利,但必须委托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指定的专利代理机构办理。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最新修改的专利法,上述规定可能会有所改动。因此,在最新修改的专利法实施后,应以新修改的专利法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