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5-03
专利侵权是一种常见的知识产权纠纷,一旦发现侵权行为,有三种主要的解决途径可供选择。然而,无论选择哪种途径,首先必须收集充分的证据以支持侵权主张。只有做好了这一步的工作,才能够采取后续措施。以下是解决专利侵权时需要收集的证据:
这些证据用于证明原告享有专利权或专利许可使用权。
这些证据用于证明被告已经实施或即将实施侵犯专利权的行为。原告应提交被控侵权产品及其销售发票、专利与被控侵权产品技术特征对比材料等证据。
这些证据用于证明提出的赔偿金额具有事实依据。原告应提交能够证明提出的赔偿数额的证据,如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或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的证据。如果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或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可以参照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赔偿数额。如果没有专利许可使用费可以参照,或者专利许可使用费明显不合理,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别、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来确定赔偿数额。此外,赔偿数额还可以包括因调查、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费用。
收集好证据之后,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以下解决方式:
专利权人和被控侵权人可以自行协商或在第三方的调解下达成和解协议,解决纠纷。可以向侵权方发送侵权警告函来表达协商意向。虽然我国专利法中没有明确规定侵权警告信的使用,但在实际生活中经常使用,并且通常会起到较好的作用。侵权警告信的写法可以根据不同情况来调整,可以采用强硬或缓和的口气。一般应明确以下内容:
(1) 专利权人的专利号和专利的主要权项内容;
(2) 对方的产品或方法侵害了该专利权,希望中止或禁止对方制造、销售和使用的行为;
(3) 希望对方在何时作出答复;
(4) 如果对方不作答复,专利权人可能采取的措施。
专利权人可以在侵权人侵权事实和证据充分确凿的情况下,向专利局等行政部门举报,并请求行政部门采取行政措施,对侵权行为进行调查核实后作出行政处罚。在行政裁决过程中,专利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调解专利侵权的民事责任。
专利权人可以在发现侵权人侵犯其专利权后,直接向侵权行为地或被告所在地等相关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停止侵权行为并获得经济损失的赔偿。同时,专利权人有权申请对侵权人的侵权事实和证据进行诉讼保全,申请法院强制令,禁止侵权人继续侵权行为。为确保经济赔偿的有效执行,专利权人在起诉的同时,可以向受理法院申请对侵权人的等额财产进行诉讼保全。选择起诉的法院可以根据以下情况来确定:
(1) 专利侵权纠纷案件,由侵权行为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侵权行为地包括:被控侵犯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产品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等行为的实施地;专利方法使用行为的实施地,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的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等行为的实施地;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制造、销售、进口等行为的实施地;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实施地;上述侵权行为的侵权结果发生地。
(2) 原告仅对侵权产品制造者提起诉讼,未起诉销售者,侵权产品制造地与销售地不一致的,制造地人民法院有管辖权;以制造者与销售者为共同被告起诉的,销售地人民法院有管辖权;销售者是制造者的分支机构,原告在销售地起诉侵权产品制造者制造、销售行为的,销售地人民法院有管辖权。
(3) 专利权属纠纷案件,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4) 专利权合同纠纷案件,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合同当事人可以在书面合同中约定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的管辖,但不得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