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3-13
商标权异议制度是商标法规定的一项程序性制度,旨在保障商标确权工作的公正、公开,提高商标注册审查质量。根据现行商标法和商标法实施条例的规定,经裁定异议不能成立而核准注册的商标在专用权期限上具有例外的保留性质。尽管这类商标的专用权起始时间与未经异议程序注册的商标相同,但在商标异议期满之日起至异议裁定生效日止的这段期间,其专用权不具有排他性和受保护性。
根据商标法第34条第3款的规定,经裁定异议不能成立而核准注册的商标,其专用权的起始时间为初审公告3个月期满之日起计算。根据商标法实施条例第23条第3款的规定,经异议裁定核准注册的商标在异议裁定生效前的期间内,对他人在同一种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该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标志的行为不具有追溯力。然而,如果该使用人的恶意给商标注册人造成损失,应当给予赔偿。因此,虽然经裁定异议不能成立而核准注册的商标的专用权起始时间与其他商标相同,但其在异议裁定生效前的期间内的专用权具有保留性质,不具备排他性和受保护性。
(一)商标权利证书的内容和取证途径存在不足
1、商标注册证的内容不全。商标注册证只包括核定使用商品、注册人、注册地址、注册有效期限和局长签发栏等6项内容,无法判断某一商标是否经过异议程序,也无法确定异议裁定生效日。商标注册证是商标确权的法律凭证,现有商标注册证的内容不全可能导致对商标权的使用和保护存在误解。
2、商标权证明的取证途径不完善。商标注册证是国家行政机关颁发的法律文书,通常作为执法或司法部门涉及商标侵权案件中的取证方式。尽管可以通过中国商标网查询商标的相关信息,但该网站的免责声明和数据更新不及时,使得取证变得困难。目前,除了向商标局发函查证外,没有更好的取证途径,这不仅违反了相关法规,而且效率低下。
(二)商标侵权案件中商标权利证明的取证存在风险
商标侵权案件中,商标权的起始时间对于案件的处理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执法部门对侵权起始时间的认定,进而影响对侵权商品或服务非法经营额的认定,关系到是否依法合理确定处罚内容以及是否达到司法移送标准。根据官方数据,商标局每年都会受理大量的商标异议申请,而现有的取证方式和途径明显不足,存在着风险。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在商标注册证上增加“经异议核准注册”字样,或明确标注异议裁定生效日,或统一增加局长签发日期栏,以显示该商标为经异议裁定注册商标以及明确的保护期起始日等信息。
及时更新商标网数据库,确保商标信息准确、全面、快速。同时,通过技术手段,使从商标网查询到的商标信息具有与书证同等的证据效力,方便公众查阅和相关部门取证,更好地发展和维护商标秩序。
商标局应加强对商标查证函的回复工作。根据商标法实施条例第57条的规定,商标局设置了《商标注册簿》,商标局的证明具有最可靠性和证明力。为了提高证据的效力,建议在需要商标局出具证明的情况下,市级工商机关商标管理部门可以通过网络向商标局相关部门提交查证函,商标局及时将相关证明邮寄给市级工商机关,以减少取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