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侵权案件的有效抗辩事由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著作权法 > 著作权纠纷法律知识

著作权侵权案件的有效抗辩事由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01-06

 
143101

著作权侵权的定义和行为

著作权侵权是指违反著作权法,侵害著作权人享有的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的行为。具体来说,凡是实施了《著作权法》第四十五条和第四十六条规定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著作权并造成财产或非财产损失,都属于对著作权的侵权。

著作权侵权的抗辩事由

法定许可情形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规定了五种法定许可情形:

  1. 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教科书,除作者事先声明不许使用的外,可以在教科书中汇编已经发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或者单幅的美术作品、摄影作品,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2. 作品刊登后,除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外,其他报刊可以转载或者作为文摘、资料刊登,但应当按照规定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3. 录音制作者使用他人已经合法录制为录音制品的音乐作品制作录音制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著作权人声明不许使用的不得使用。
  4. 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他人已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支付报酬。
  5. 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已经出版的录音制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支付报酬,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互联网上传播作品主要有三种方式,即从网到网的传播、从纸到网的传播、从盘到网的传播。由于网络传播与传统的普通形式的传播只是作品传播形式的不同,作品依旧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改变,所以网络作品的法定许可几乎完全可以适用现行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

网络著作权的失效

著作权的失效是指作品的著作权不再受到法律的保护,失去效力。这主要是指著作权中的财产性权利。

公民、法人创作的网络作品著作权受到法律的限制。由于网络具有传播迅捷性和公开性,作品一旦进入网络就会处于为公众所知的状态,所以说网络作品不会出现不发表的情况。简单来说,网络作品在其发表之日起计算其保护期,如果超过了保护期限,就不再受到法律的保护,即网络著作权失效。在网络著作权失效的情况下,公众使用该网络作品就不会再受到网络著作权的限制,也就不会再有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的出现。

诉讼时效过期

诉讼时效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依法保护其民事权利的制度。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137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换句话说,诉讼时效期间一般为二年,最长为二十年,特殊情况除外;其起算时间为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

当网络著作权受到侵害时,网络著作权人知道该侵权行为发生后,有权向侵权行为人主张其权利,要求侵权行为人赔偿其损失;或者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判决侵权行为人赔偿其损失。如果网络著作权人在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网络著作权受到侵害时起两年内,没有向侵权行为人主张其权利,也没有向法院提起诉讼;或者从其网络著作权受到侵害时起超过二十年也没有主张其权利的,网络著作权人便丧失了请求人民法院依法保护其权利的资格。

延伸阅读
  1. 电子商务著作权侵权案
  2. 版权侵权的认定情形有哪些
  3. 网络著作权侵权类型
  4. 网络著作权侵权规定的法律规范
  5. 征地和房屋拆迁补偿估价:专业律师为您解答

著作权法热门知识

  1. 品牌托管的含义
  2. 软件登记申请须知
  3. 委托合同
  4. 软件著作权登记的目的与作用
  5. 著作人身权的保护期中什么受时间限制
  6. 著作权登记审批期限
  7. Google建立虚拟图书馆:信息记录的历史性一步
著作权法知识导航

知识产权解决方案

  1. 假冒注册商标纠纷
  2. 商标构成的要素
  3. 合作作品中的著作权
  4. 职务作品的著作权人
  5. 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计算
  6. 著作权申请登记
  7. 著作权的诉讼时效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