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4-08-07
1. 有侵权的事实,即行为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擅自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包括表演、音像制品和广播电视节目,且不符合著作权法规定的使用条件。侵权行为既没有征得作者和其他著作权人的同意,也不属于合理使用和法定使用的情况,因此违反了著作权法。这种侵权行为可能对他人的著作人身权和财产权造成损害。例如,非法复制他人作品可能只侵犯了他人的著作财产权,而假冒他人作品则同时侵犯了他人的著作人身权和财产权。
2. 行为具有违法性,著作权是一种绝对权利,任何人都有义务不侵犯该权利。他人在使用著作权作品时必须遵守著作权法和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如果行为人违反了法律规定,其行为即具有违法性。但对于我国著作权法不保护的作品、未获得著作权的作品,或者已进入公有领域的作品,在使用时不存在侵权问题。
3. 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过错是指侵权人对其侵权行为及其后果的心理状态,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形式。大多数侵犯著作权的行为是故意的,少数情况下既可以构成故意侵权行为,也可以构成过失侵权行为。区分过错的形式在确定侵权人的法律责任时具有一定的意义。一般来说,故意侵权行为所承担的法律责任重于过失侵权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