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律师谈:两种责任分得清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责任 > 其它医疗事故责任法律知识

医疗纠纷律师谈:两种责任分得清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11-11

 
134588
医疗纠纷律师谈:医疗事故责任不等于民事赔偿责任

医疗事故纠纷中的民事赔偿责任与行政责任的区别

一、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的性质不同

在处理医疗事故纠纷的民事赔偿问题时,各地法院通常根据医疗事故鉴定报告中的责任划分比例来确定民事赔偿责任的承担比例。然而,笔者认为这两个责任的性质是不同的,不能简单地以医疗事故鉴定报告中的责任划分来裁定民事赔偿责任比例。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的医疗事故责任具有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双重性质。如果用行政法规来规范民事责任,就难免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除了一般的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的区别外,对于医疗事故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而言,二者还存在着两方面的差异。民事责任是社会的基本关系,主要应由国家的基本法律、法规、规范来调整。因此,在性质上,医疗事故责任与民事赔偿责任有着本质的不同。

二、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存在差异

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与行政责任的法定构成要件存在明显的差别。特别是侵权的民事责任,在行为的违法性、因果关系、过错认定等方面比行政责任更加广泛。因此,在存在医疗事故鉴定书划分责任的情况下,首先需要明确医方承担的责任是什么性质的,鉴定书中的责任划分是否可以作为判断民事赔偿责任比例大小的依据。同时,还需要结合民事诉讼证据若干规定第四条八项的规定,准确区分医疗事故中的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问题。对于由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医疗机构在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或不存在医疗过错的情况下,应当承担举证责任,以明确医疗机构是否应减轻民事赔偿责任。

三、医疗机构承担责任比例的判定依据不仅限于技术鉴定结论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中关于医疗机构承担的责任比例,并非是其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比例的唯一判定依据。人民法院在审理医疗事故纠纷案件时,不应简单地依据该责任划分比例来确定医疗机构应当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比例。因为技术鉴定书中关于医疗机构承担责任比例的论述是医疗事故鉴定机构从医学角度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作出的,其在确定医疗机构承担责任比例时所依据的判定条件和标准与侵权民事责任中的过错程度和因果关系判定条件和标准明显不同。

四、医疗事故纠纷应综合运用民事法律原则进行处理

医疗事故涉及的是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与财产权,本质上属于民法调整的范畴。因此,在审理医疗事故纠纷案件时,人民法院不能简单地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的医疗事故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照搬为民事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应当结合我国民事立法及民事理论的原则进行处理。确认民事赔偿责任时,应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的规定,依据损害事实与损害行为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以及损害行为是否存在过错作为确定损害行为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范围的法定要件。

延伸阅读
  1. 医疗过错的赔偿责任划分
  2. 医疗纠纷划分责任多长时间
  3. 医疗损害责任比例划分是怎样的
  4. 医疗事故责任划分比例是如何的
  5. 医疗纠纷的举证责任怎么划分

医疗事故责任热门知识

  1. 行政法的特点
  2. 医疗机构应承担行政责任的情形
  3. 医疗过错的法律责任及相关法律法规
  4. 案情回顾
  5. 销售假药罪的定性与量刑因素
  6. 关于***诉陕西***医院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的医疗事故鉴定意见
  7. 行政处罚的分类
医疗事故责任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