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与医疗损害的概念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鉴定 >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法律知识

医疗事故与医疗损害的概念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0-05-25

 
133847
近年来,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医患关系越来越尖锐,医疗纠纷案件也越来越多。国家在法律层面对医疗方面的立法也在稳步前进。根据患者损伤的程度,一般分为医疗事故与医疗损害两种,那么法律上是如何规定医疗事故与医疗损害的概念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如下,欢迎阅读。

所谓医疗损害,是指在诊疗护理过程中,由于医务人员的过错给患者造成的损害。这里的损害既包括造成病员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情况,也包括其他损害后果。构成医疗损害应具备如下要件:

1、损害发生在特定范围内,即诊疗护理过程中。

2、损害的双方是特定的,加害方为医务人员,受害方为病员亦即患者;任何单位、个人实施的医疗行为给患者造成损害的即为医疗损害。

3、加害方具有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医疗损害不以加害人主观过错表现形态是否属于过失为其要件,故意造成患者损害后果的同样可以构成医疗损害,如医务人员出于报复、泄私愤、牟取非法利益等心态,对患者造成损害后果的情形。

4、造成病员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或其他损害后果。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第二款的规定,不利益事实通常是人身伤害(包括精神损害)和财产损失。结合对侵权行为法理论、《民法通则》、相关司法解释以及对医疗行为的特点、患者权利等考察,可以认为,医疗行为造成的“人身”伤害,实质上是对患者人身权的侵害,不只是生命健康权受到侵害,还有亲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等受到的侵害,如此才符合《民法通则》中“人身”的真正含义。

医疗损害的构成要件,完全符合侵权行为构成的“四要件”说,即侵权行为、损害后果、因果关系、主观过错。但两者所不同的,一是前者的侵权行为方式具有医疗行为的特定性。二是受害人须是患者身份的特定性。实质上,医疗损害就是侵权行为的一种类型。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其构成要件如下:

1、医疗事故的主体是合法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

2、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3、医疗事故的直接行为人在诊疗护理中存在主观过失;

4、患者存在人身损害后果;

5、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两者的区别很大,表现在两者造成的损害后果不同、加害人的主观表现形态也不同,当然法律惩处也有很大的区别。我们网站也提供专业的律师服务,如果您有需要,欢迎在线咨询。

延伸阅读
  1. 医疗过错鉴定的概念及参与度问题
  2. 工伤保险未购买,工伤事故应如何处理?
  3. 医疗事故罪的概念是什么,构成要件有哪些
  4. 医疗损害赔偿责任的深入分析
  5. 我国的并发症的医疗过错判断依据有哪些?

医疗事故鉴定热门知识

  1. 阑尾手术划破肠管 乡卫生院存过错七旬老翁获赔
  2. 打麻药医疗事故怎么鉴定
  3. 法医鉴定脑震荡的标准
  4. 法医鉴定后抓人有效期
  5. 司法鉴定在什么情况下启动
  6. 司法鉴定需要缴纳费用吗
  7. 医疗事故鉴定所需的材料有哪些
医疗事故鉴定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