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5-02-05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的情况下,可以采取以下程序:
当事人可以在收到首次鉴定结论之日起的15日内,向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
当事人也可以选择由双方共同委托省、自治区、直辖市医学会组织进行再次鉴定。这种方式需要在收到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之日起的15日内提出申请。
医疗技术鉴定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其结论具有法律效力,是解决医患纠纷的依据,直接关系到医患双方的经济利益和名誉等重要利益。因此,鉴定工作必须严格遵循以下原则:
鉴定结论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保证其客观公正性。在鉴定取证过程中,需要充分听取双方及相关方提供的证实材料,并从中发现疑问,抓住重点,综合考虑环境因素、人员因素、技术因素及病患因素等客观实际情况,以获得最接近客观实际的资料。
鉴定过程应遵循医学原理,进行科学分析。这样能够确保鉴定结论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鉴定过程中应选择适用的法规定和条例,以确保鉴定的合法性和准确性。
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下,鉴定过程中应保护病患的合法权益和要求,同时维护医院的合法利益,坚持人人平等的原则。
在鉴定缺陷后,应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纠纷的具体原因、环境因素、客观条件因素、人员技术水平和疾病进展等实际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定。不夸大其辞,也不回避实际,不推卸责任。
在医疗纠纷发生后,应本着平等协商的原则,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在经过行政协调无效后,应依法进行裁决。
对于有争议的案例,可以书面报告提请上级医疗事故鉴定技术委员会鉴定。
根据“先外后内”的原则,要做好接待来访工作。对直接责任者要求进行检查,并根据情节和态度给予公开批评。同时规定,给予“补偿费”的10%作为经济处罚,以起到教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