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乙等医疗事故的赔偿标准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等级 > 一级医疗事故法律知识

一级乙等医疗事故的赔偿标准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3-28

 
133689
医疗事故赔偿标准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赔偿数额的多少也是可以计算的,所以,患者不能随意的要求赔偿数额,甚至夸大赔偿,赔偿方也不能因为不承担赔偿或少赔偿的金额。那一级乙等医疗事故的赔偿标准是如何规定的呢?下文,手心律师网小编将为您详细讲解。

一级乙等医疗事故的赔偿标准

1、医疗费

1) 医疗费的确定:

根据医疗机构提供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进行确定。

2) 赔偿数额:

医疗费的赔偿数额应根据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实际发生的数额来确定。

3) 必然发生的费用:

根据医疗证明或鉴定结论确定的必然发生的费用,可以与已经发生的医疗费一并予以赔偿。

4) 后续治疗费:

包括器官功能恢复训练所必要的康复费、适当的整容费以及其他后续治疗费,赔偿权利人可以待实际发生后另行起诉。

2、误工费

1) 误工费的确定:

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进行确定。

2) 误工时间:

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进行确定。

3) 误工时间的计算:

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情况下,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4) 误工费的计算:

对于有固定收入的受害人,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进行计算。

5) 无固定收入的受害人:

对于无固定收入的受害人,误工费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进行计算。

6) 无法证明最近三年平均收入的情况:

对于无法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平均收入状况的受害人,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进行计算。

3、护理费

1) 护理费的确定:

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等因素进行确定。

2) 护理人员有收入的情况:

对于护理人员有收入的情况,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进行计算。

3) 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雇佣护工的情况:

对于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情况,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进行计算。

4) 护理人员人数的确定:

护理人员原则上为一人,但医疗机构或鉴定机构有明确意见的情况下,可以参照确定护理人员人数。

5) 护理期限的确定:

护理期限应计算至受害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时止。

6) 无法恢复自理能力的情况:

对于受害人因残疾无法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情况,可以根据其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护理期限,但最长不超过二十年。

7) 定残后的护理:

对于受害人定残后的护理,应根据其护理依赖程度并结合配制残疾辅助器具的情况确定护理级别。

4、住院伙食补助费

住院伙食补助费可以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

5、营养费

营养费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进行确定。

什么是一级乙等医疗事故

一级乙等医疗事故是指造成重要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他器官无法代偿,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情况。例如,患者出现以下情形之一:

1、植物人状态;

2、极重度智能障碍;

3、临床判定不能恢复的昏迷;

4、临床判定自主呼吸功能完全丧失,无法恢复,需要依靠呼吸机维持;

5、四肢瘫痪,肌力为0级,临床判定无法恢复。

延伸阅读
  1. 一级医疗事故赔偿项目详解
  2. 一级医疗事故赔偿标准
  3. 一级甲等医疗事故赔偿标准及内容
  4. 一、二级乙等医疗事故的赔偿金额
  5. 一级医疗事故的具体情形和赔偿标准

医疗事故等级热门知识

  1. 医疗调解委员会的程序
  2. 二级医疗事故分级标准
  3. 医疗事故分级标准的判断方法
  4. 医疗事故伤残鉴定等级的划分
  5. 二级甲等医疗事故: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他器官不能代偿,可能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
  6. 二级医疗事故上报时间有限制吗
  7. 二级医疗事故多少时间上报
医疗事故等级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