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时效是什么以及都会发现在哪些情况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指南 > 刑事诉讼期间法律知识

诉讼时效是什么以及都会发现在哪些情况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9-22

 
123180

我国诉讼时效制度的适用范围及其重要性

我国《民法通则》及其他民事法律对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止、中断、延长作了较为详尽的规定,但对于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却未提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意见》(试行)第170条规定:“未经授权给公民、法人经营、管理的国家财产受到侵害的,不受诉讼时效期间的限制。”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事关重大,若应当适用而未适用或不应当适用而适用,则会产生法律功能上的错乱。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以完善我国的诉讼时效制度。

各国对诉讼时效适用范围的两种模式

各国对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大致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请求权模式,即诉讼时效适用于所有的请求权。例如,德国民法典规定对于他人之作为或不作为的请求权,罹于时效。另一种是债权模式,即诉讼时效仅适用于债权。例如,瑞士债务法规定一切债权因10年而罹于时效。法国民法典和日本民法典也采用了这种模式。

我国台湾地区对诉讼时效适用范围的规定

我国台湾地区的立法明确规定诉讼时效适用范围是请求权。《民法典》规定请求权因10年不行使而消灭。司法院解释案也明确确认物上请求权亦适用诉讼时效。

对诉讼时效适用范围的研究

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正在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对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未作规定。根据对诉讼时效的规范功能及权利体系的分析,有学者提出了一些列举性规定,但这种列举并未能够尽可能涵盖所有情形,未能够上升到一般抽象。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以找到一般规律。

请求权的分类及诉讼时效适用范围

民事权利依其作用可分为支配权、请求权、形成权、抗辩权。支配权是权利人对权利客体直接支配并享受其利益的权利,具有利益的直接实现性、权利作用的排他性、效力的优先性、对应义务的消极性。形成权是权利人依其单方意思表示即可使既存的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权利。支配权与形成权都具有单方性,不适用诉讼时效。抗辩权是能够阻止对方行使权利效力的权利,具有被动性,若无对方某项请求则抗辩不会发生,因此抗辩权不宜适用诉讼时效。剩下的便只有请求权。

诉讼时效适用原则

诉讼时效制度是当事人籍公力手段以济其私权的一项民事制度。若当事人对对方不享有请求权,则该方当事人无从享有以国家之公力强令对方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诉讼时效亦断无适用之余地,故诉讼时效的适用仅以请求权为限。

债权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

债权是在特定的民事主体之间得请求为特定给付的权利,它是以有价值之给付为标的的权利。因为债权长期怠于行使会使法律关系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不利于维护确定化的社会关系,所以基于债权所发生的请求权应适用诉讼时效的制约。

物权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

物权请求权是物权人在其物权的完满状态受到侵害或有受侵害之虞时为恢复其物权完满状态所得请求侵害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物权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理由有三:首先,物权请求权的发生是以物权存在并受到或即将受到侵害为前提,不是独立于物权的;其次,物权是排他性财产权,有排他效力,物权请求权是物权的体现,不应与物权分离;最后,物权请求权仍要受到取得时效的制约,不会出现权利失范现象。

延伸阅读
  1. 孩子抚养权有争议可以离婚
  2. 如果一方在合伙经营中偷偷拿走了钱怎么办
  3. 合作开发合同纠纷刑事上诉状解释怎么
  4. 证明借款合同关系及相关担保合同关系成立的证据
  5. 涉外离婚案件的立案管辖问题

刑事诉讼指南热门知识

  1. 刑事强制医疗的解除权力
  2. 是否应建立“无因回避”制度
  3. 犯罪嫌疑人委托辩护人的数量限制
  4. 刑事案件辩护律师介入时间
  5. 犯罪嫌疑人什么时候可以委托辩护
  6. 刑事犯罪二审辩护词怎么写
  7. 妨碍公务罪律师可以辩护吗?
刑事诉讼指南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解决途径
  2. 刑事诉讼的法庭审判程序
  3. 诉讼离婚
  4. 一方支付正当必要的社会交往费用属于夫妻债务
  5. 军人无重大过错时的离婚
  6. 未婚有孕,孩子怎么办?
  7. 拆迁过程中致伤亡处理指南

热门合同下载

  1. 产品销售合同模板范本
  2. 家具销售合同模板范本
  3. 材料销售合同范本
  4. 股东出资协议书范本(最新公司法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