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诉活动对被告人的效力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受理阶段 > 公诉法律知识

公诉活动对被告人的效力有哪些

点击数:27 更新时间:2025-01-13

 
120684

被告人的法律义务

人民检察院根据法律对被告人提起公诉,首先使被告人成为被追诉的诉讼主体,从而使其有义务接受国家审判。被告人不得逃避这一义务。特别是对于未采取逮捕等刑事强制措施的被告人,自接到人民法院送达的检察院起诉书之日起,就有准备随时出庭接受审判的义务,不得未经许可擅自离开常住地逃避审判。

被告人的辩护权利

自接到起诉书之日起,被告人也享有辩护权利。被告人可以根据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准备辩护意见,并可以委托律师或他人为自己进行辩护。

被害人的法律义务

在涉及被害人的案件中,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可能对被害人产生三个方面的影响:

被害人出庭作证的义务

被害人是犯罪行为的直接受害者,对犯罪事实有一定了解。因此,一旦人民检察院对侵犯被害人合法权益的犯罪行为提起公诉,被害人应按照检察机关的要求或法庭的传唤出席法庭,就自己受害和所了解的犯罪事实作证,并提供相关物证。

附带民事诉讼中被害人的权利和义务

在被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中,一旦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被害人作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有权利和义务出席法庭。如果被害人不按要求出席法庭,可能会对自己产生不利后果。

终止被害人与犯罪人私下协商解决的权利

在检察机关未提起公诉的情况下,被害人及其近亲属可能通过私下协商解决彼此间的问题。但一旦检察机关对犯罪人提起公诉,被害人就不得与犯罪人私下交易,以免妨碍公诉活动的进行。

延伸阅读
  1. 辩护权的含义和种类
  2. 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辩护词
  3. 民事代理律师和刑事辩护律师的区别
  4. 电信诈骗被拘留是否需要请律师辩护?
  5. 刑事案件审理辩护人的数量限制

受理阶段热门知识

  1. 刑事附带民事撤诉裁定书
  2. 逃犯的处理程序及相关法律术语
  3. 诈骗罪的立案及刑事侦查程序
  4. 公诉案件的定义和特点
  5. 刑事案件的撤案程序
  6. 公诉意见书:故意伤害罪
  7. 刑事犯罪立案条件
受理阶段知识导航

立案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3. 怎样理解与适用违法所得没收程序
  4. 未成年刑事案件诉讼流程
  5. 什么样的案件适合自诉
  6. 自诉案件的审理程序
  7. 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交通肇事罪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