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法院院长十天化解强拆案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11-20
江苏省盱眙法院执行案件的强拆问题及解决方案
案件背景
江苏省盱眙法院执行案件涉及一起强拆房屋的问题。这些房屋位于盱眙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用房开发楼盘范围内,早在2010年就被规划为拆迁房屋。该楼盘共涉及123户被拆迁户,已拆迁122户,仅剩一户钉子户。楼盘原计划建设17幢楼房,目前已建成14幢,但由于该案涉及的被拆迁人的建筑物未能拆除,导致剩余的三幢楼房及主管道、主线路无法继续施工。这使得根据国家政策购买的经济相对不富裕的购房户和摇号户无法入住。如果被拆迁人的建筑物不能尽快拆除,将对盱眙的社会稳定造成无法估量的影响。
法院努力解决问题
执行法官多次与被执行人张某进行沟通,力图避免强拆。然而,无论是通过电话联系还是上门拜访,被执行人要么不接电话,要么接了电话也不愿意与执行人员交谈。为了避免强拆,执行法官多次上门找被执行人,但都被拒之门外。被执行人对此案件表现出极度激烈的对立情绪,身上携带刀具,并在家中准备了汽油和煤气。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面对这种情况,法院决定立即向审委会汇报案件执行情况,并由审委会决定是否报上级法院批准,将案件交由盱眙县人民政府进行强拆。
解决方案的推进
经过多次发送信息并经过两天的努力,被执行人终于同意与法院院长见面。第一次见面,被执行人张某要求地点设在他所在村委会办公室。一开始,张某对法院执行该案件的立场持反对态度,情绪异常不稳定。然而,法院院长通过拉家常的方式稳定了他的情绪,并耐心细致地向他解释了该案的行政裁决和一审、二审法院的合法性,以及被执行人履行生效判决的必要性。然而,被执行人仍然坚持自己的苛刻附加要求。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法院院长与被执行人进行了四次谈话,从法院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以及情理上为被执行人设身处地着想的角度,与他进行了多次沟通。最终,法院院长发现被执行人不愿配合执行的根本原因是,被裁决拆迁的旁边三间平房未得到补偿且没有在裁决拆迁范围内,另外还有大约5亩多承包土地未被征收。基于此,法院院长设想了一个综合解决方案,立即联系了拆迁、土地管理和乡镇等相关单位,并通过多次沟通最终让被执行人与拆迁方达成了房屋拆迁补偿协议。
成功解决强拆问题
在拆迁补偿协议签订的第三天上午,被执行人主动将被拆迁房屋的钥匙交给了拆迁方,房屋顺利被拆除。这起有可能发展为恶性事件的强拆案件,在盱眙法院院长王亚林的努力下,仅用了十天时间就和平解决。这一成果赢得了拆迁方和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