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可提出离婚损害赔偿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4-01-22
在现实生活中,男女双方结婚后,一方可能会作出损害另一方利益的行为,如出现重婚、与他人同居、家庭暴力等,出现这些情形造成离婚的,无过错方可以请求赔偿,那么什么时候可提出离婚损害赔偿?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应该在何时提出离婚损害赔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规定,离婚损害赔偿应在双方离婚时,由无过错方向人民法院提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如果存在以下情形之一导致离婚,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 重婚;(二)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三) 实施家庭暴力;(四) 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离婚损害赔偿的提出方式
让我们首先来看一下,法律在规定离婚损害赔偿时对时间的要求。
1. 提起离婚损害赔偿的限制
离婚损害赔偿只能由无过错方提起,并且只能在离婚诉讼时或离婚后一年内提起。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当事人单独提起损害赔偿请求将不被人民法院受理。
2. 无过错方作为原告的情况
如果无过错方作为原告在离婚诉讼中提起损害赔偿请求,必须在离婚诉讼的同时提出。如果在离婚时未提起该请求,离婚后将不能再单独提起损害赔偿请求。
3. 无过错方作为被告的情况
如果无过错方作为被告在离婚案件中同意离婚,同时提出损害赔偿请求。如果被告不同意离婚且不提起损害请求,可以在离婚后一年内单独提起诉讼。
4. 无过错方作为被告的一审未提出损害请求
如果无过错方作为被告的离婚案件,在一审时未提出损害请求,而在二审期间提出,法院应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当事人可以在离婚后的一审期内另行起诉。
5. 在婚姻登记后提出损害赔偿请求
如果当事人在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手续后,以《婚姻法》第四十六条为依据向人民法院提出损害赔偿请求,人民法院应受理。然而,如果当事人在协议离婚时已明确表示放弃该请求,或者在办理离婚登记手续一年后提出该请求,则不予支持。
离婚损害赔偿的举证方式
通常情况下,离婚诉讼中的举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当事人陈述
当事人在法庭审理过程中对婚姻状况和夫妻感情所做的陈述。
第二类:书证
包括证词和情书等书面证据。
第三类:物证
主要是反映一方有过错行为的照片等物质证据。
第四类:视听资料
包括录音和手机短信等视听资料。上述证据分类是根据多年的诉讼实践总结而成。然而,对于具体的离婚案件来说,当事人很难同时具备这几类证据,通常情况下,所提供的证据具有单一性,相互之间无法印证,且真实性难以认定,这大大影响了证据的证明力。从审判实践的结果来看,支持离婚损害赔偿请求的比率很低。造成无过错方举证困难的原因,一方面是无过错方主观上怠于举证,但最主要的因素是涉婚案件的特殊性导致无过错方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提供充分证据。
1. 婚姻的绝对隐私性
夫妻生活属于双方的隐私,他人不得随意干涉,否则将侵犯隐私权。夫妻的日常生活在家中进行,他人很难了解夫妻感情的真实情况。
2. 行为的隐蔽性
重婚行为或与他人同居的过错方必然会保持极高的秘密性,对方甚至可能多年乃至几十年都不会知情。即使听到一些传闻,也难以查证真实性。
3. 利害关系
了解夫妻真实情况的人通常是亲属和紧邻的人,而这些人往往与一方或双方有紧密关系。因此,知情人不愿意出庭作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