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住宅房屋与住宅房屋的法律界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征地拆迁协议 > 征地协议法律知识

非住宅房屋与住宅房屋的法律界定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7-21

 
411071
我们都知道,在房屋征收拆迁中,非住宅房屋与住宅房屋的补偿标准有很大区别。非住宅房,即便相同状况的房屋及附属物,拆迁补偿也会高于住宅房。除此之外,非住宅房还可获得生产经营预期收益的补偿。那么原本为居住用途后改为其他用途的“住改非”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欢迎阅读。

住改非的定义和存在

确切来讲,"住改非"并非法律术语,在现行法律法规和规章中并没有明确表述。它是人们对将原本用于居住的房屋改作生产、经营用途的一种通俗叫法,主要存在于征收拆迁工作中。有些原本用于居住的房屋,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或其他原因,被改造成饭店、超市、旅馆或用作仓储、养殖等用途,并且以这些房屋所在地作为生产经营注册地,领取了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这些房屋的用途从居住转变为非住宅,因此人们直观地称之为"住改非"。

住改非的合法性

在物权法中,使用权是房屋所有权人的一项权能。房屋所有权人可以根据自身的生产生活需要,自行决定如何使用自己的房屋。他们可以自用,也可以将房屋出租给他人使用;既可以用于居住,也可以用于生产经营。目前,我国还没有法律法规明确禁止将住房改作生产经营用房,只是有些地方规定在进行住改非前需要征得相邻权人的同意,并办理相关的生产经营手续。根据"法无明文规定即可为"的民事行为规则,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公共利益以及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或禁止性规定的前提下,办理住改非是合理合法的,并且它还能充分发挥物权的效能。

住改非的认定标准

在认定住改非时,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

第一、考虑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卫生许可证等证照。这些证照能直观地反映出生产经营主体和地点,清晰地显示出待征房屋的实际用途。需要注意的是,当登记注册地和实际经营地不一致时,应以实际经营地为准。

第二、考虑完税凭证。通常情况下,生产经营活动与纳税是相伴随的,有完税凭证(免税单位应提供免税证明)可以说明存在生产经营活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房屋当然属于住改非。

第三、考虑租赁手续。对外出租的房屋,需要提供租赁协议、开具的发票类票据、纳税凭证等。

第四、考虑房屋的实际使用现状。有些房屋虽然没有办理相关证照,但确实被用作办公或生产经营;而有些房屋,尽管证照登记地就在该房屋内,却没有在此进行办公或生产经营。前者应被视为住改非,后者则不能享受住改非的待遇。因此,征收单位需要按照《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五条的规定,调查登记房屋的用途。

第五、考虑经营时间。有些被征收人事先得到消息,居住地即将被征收,为了获得更多的补偿,才将住宅改作生产经营用途。这类房屋不能要求按照住改非的补偿标准进行补偿。只有经营行为持续存在了一定时间,才能符合住改非的要求。

征地拆迁协议热门知识

  1. 事件经过
  2. 拆迁协议订立后可确认无效的情形
  3. 征地补偿协议签订的程序要求
  4. 如何审查房屋拆迁补偿协议
  5. 拿着拆迁协议能办房产证吗
  6. 拆迁协议签了多久钱到账
  7. 未成年可以签拆迁协议吗
征地拆迁协议知识导航

征地拆迁解决方案

  1. 宅基地可以继承吗
  2. 房屋抵押后,土地随房屋一起抵押
  3. 拆迁过程中致伤亡处理指南
  4. 房屋拆迁补偿方式
  5. 房屋承租人能否获得补偿安置
  6. 土地承包期的最长年限
  7. 房屋拆迁补偿标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