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7-20
担保合同是为了促使债务人履行其债务,保障债权人的债权得以实现,而在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或在债权人、债务人和第三人之间协商形成的协议。当债务人不履行或无法履行债务时,担保合同以一定方式保证债权人债权得以实现。
保证担保是指通常所说的信用担保,分为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
抵押担保是指将房产、企业财产或其他财产作为抵押物,向相关部门进行登记。未经抵押登记的抵押担保无效。
质押担保是将动产交付给质押权人,质押物的所有权人是出质人。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质权人有权变卖、拍卖质押物抵偿债务。
担保合同的效力认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察:
担保合同依附于主合同的存在。当主合同无效时,担保合同自然也无效。除非担保合同中另有约定。
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单独担保合同应认定为无效。国家禁止为保证人的单位,如未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机关、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事业为目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者未经法人书面授权的法人分支机构、职能部门,违背国家法律规定,订立保证合同,做为保证人都应认定为无效。
若担保合同的客体违背国家法律、政策、公序良俗或有害社会利益,应认定为无效。例如,不能以人身为标的设立担保合同,不能以法律明确规定不能作为抵押物的财产作为担保合同的标的。担保的内容如违背法律或有害社会公共秩序应为无效。
当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其民事责任的承担应根据当事人各方的过错程序予以确定。如果债务人、担保人、债权人都有过错,应根据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