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赔偿金额的协商确定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21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出现医疗纠纷时,如果确定了医疗纠纷的责任人后,双方是可以协商医疗损害赔偿的,协商不成的可以起诉解决,那么医疗纠纷怎样协商确定赔付金额?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整理以下知识,希望能够解答您的疑惑。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协商医疗纠纷赔偿金额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医疗事故的等级和造成的损害程度等。一旦协商达成一致,双方当事人会签订一份协议书来确认赔偿金额。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通过协商解决。如果双方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协商解决医疗事故赔偿争议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七条的规定,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时,应当制作一份协议书。协议书需要详细记录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医疗事故的原因、双方当事人共同认定的医疗事故等级以及协商确定的赔偿金额等内容,并由双方当事人在协议书上签名。
申请医疗事故鉴定费用的支付责任
根据具体情况,申请医疗事故鉴定时的费用支付责任如下:
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鉴定
如果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医疗事故技术鉴定,那么鉴定费用需要由双方当事人协商预先缴纳。
卫生行政部门移交鉴定
如果卫生行政部门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移交给其他机构进行,那么由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的当事人预先缴纳鉴定费用。
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报告
如果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并需要将其移交给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那么鉴定费用将由医疗机构支付。
法院首次委托鉴定
如果法院首次委托进行鉴定,那么鉴定费用将由医疗机构缴付。
再次申请鉴定
如果对首次鉴定结果不满意,再次申请鉴定的费用将由申请再次鉴定的当事人缴付。
鉴定结果的费用支付
如果经鉴定确认为医疗事故,那么鉴定费用将由医疗机构支付。如果经鉴定结果认定不属于医疗事故,那么鉴定费用将由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的当事人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