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7-20
在法律角度上,股东与公司是两个独立的法律主体,股东的财产与公司的财产是分离的。因此,股东在其出资范围内对公司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而公司对自身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一般情况下,股东只能被起诉公司的债务,除非股东存在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的行为。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其他股东的利益。如果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其他股东造成损失,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此外,如果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且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股东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根据《民法通则》第三十六条,公司作为法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对企业的债务没有直接责任,除非是因为法定代表人的故意或重大过失导致的。在这种情况下,股东可以要求法定代表人承担侵权责任,并追究其刑事责任。
根据《民法通则》第四十九条,如果企业法人出现以下情形之一,除了法人承担责任外,还可以对法定代表人进行行政处分、罚款,如果构成犯罪,则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