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裁定的法律特点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法律法规法律知识

行政裁定的法律特点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7-20

 
372013

行政裁定与行政判决的关系

行政裁定是指人民法院在诉讼期间针对行政程序问题作出的裁判,具有与行政判决相同的法律效力。行政裁定主要解决行政诉讼程序上的争议,确保诉讼活动按照正常顺序进行。在诉讼的不同阶段,可以制作一个或多个行政裁定,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行政裁定可以以口头形式或书面形式作出。

行政裁定的特征

1. 行政裁定的主体是法律授权的行政机关。行政裁定由特定的行政机关作出,而不是司法机关。只有那些经法律明确授权、对特定行政管理事项具有管理职权的行政机关,才能成为行政裁定的主体。例如,《商标法》、《专利法》、《土地管理法》、《森林法》、《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等明确授权相关行政机关对侵权赔偿争议和权属争议进行裁决。

2. 行政裁定的民事纠纷与行政管理有关。行政裁定的前提是当事人之间发生了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民事纠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扩大,行政机关获得了对民事纠纷的裁决权。然而,并非所有民事领域都涉及行政机关参与民事纠纷的裁决,只有在民事纠纷与行政管理密切相关的情况下,行政机关才能对该民事纠纷进行裁决,以实现行政管理的目的。

3. 行政裁定是依申请的行政行为。当事人在争议发生后,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在法定期限内向特定的行政机关申请裁决。行政机关不能自行启动裁决程序,行政裁定的进行需要当事人的申请。

行政裁定的准司法性

行政裁定是行政机关行使裁决权的活动,具有法律效力。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裁定时,以第三者的身份居间裁决民事纠纷,具有司法性质,同时也是行政机关的裁决行为,具有行政性质。因此,行政裁定具有司法性和行政性的特点,称为准司法性。

行政裁定的具体行政行为特征

行政裁定是行政机关根据法律法规的授权,针对特定的民事纠纷进行裁决,是对已经发生的民事纠纷依职权作出的法律结论。行政裁定具有具体行政行为的基本特征。当事人对行政裁定不服引起的纠纷属于行政纠纷。除非属于法定终局裁决的情况,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行政诉讼法热门知识

  1. 行政诉讼法中的诉讼程序
  2. 行政诉讼的范围和类型
  3. 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规定
  4. 情报活动阶段:问题发现与目标确定
  5. 拒绝协助调取证据的行为是否违法
  6. 申请法院调取证据的合法性讨论
  7.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未按规定编制审批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行政诉讼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