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7-17
根据贵司提供的资料,贵司于2004年7月14日取得了“XXXX”商标的注册证。作为南粤地区进口XXXX的经销商,贵司对该品牌进行了广泛宣传。贵州B公司成立于2012年5月2日,主要经营XXXX销售,并在其网站上以醒目的方式标注了“XXXX”。
(一)关于B公司涉嫌对贵司企业名称及字号的侵犯
企业名称及字号受到法律保护,但必须具有一定的市场知名度并为相关公众所知悉。在判断“知名度”时,需要考虑企业的规模、盈利状况、广告宣传的持续时间、程度和范围等因素。根据我国《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第六条规定,在同一行政区域同一行业内,使用与他人相同或近似的字号是被禁止的。然而,对于不同行政区域的同行业企业名称,其字号能否相同并没有明文禁止。
由于贵司与贵州B公司的企业名称都经过合法的登记注册,且分属不同的省级行政辖区。因此,若要认定B公司侵犯了贵司企业名称权及字号构成不正当竞争,需要证明贵司不论在地域范围还是在行业内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并且贵州B公司在主观上有故意混淆或搭便车的恶意,客观上造成了公众的误解。
(二)关于贵州B公司涉嫌对贵司所有商标的侵犯
1.涉嫌构成商标侵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文字作为企业的字号在相同或类似的商品上突出使用,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的,属于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根据这一规定,贵州B公司具备了侵犯贵司商标专用权的构成要件:1)将“XXXX”登记为企业的字号,且时间上贵司的商标注册在先,贵州B公司的字号登记在后;2)将“XXXX”突出地用于与贵司相近的业务领域上,包括服务包装、广告宣传、展览及其他业务活动。例如,B公司在其网站上醒目地展示了“XXXX”的字号;3)造成了容易使相关公众误认为贵州B公司与贵司为关联企业的结果,且相关公众的范围并不仅限于直接购买的消费者。
2.涉嫌构成不正当竞争
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解决商标与企业名称中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四条规定,商标中的文字和企业名称中的字号相同或近似,使他人对市场主体及其商品或服务的来源产生混淆,从而构成不正当竞争,应依法予以制止。根据上述规定,认定贵州B公司构成不正当竞争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双方存在竞争关系;2)贵州B公司违背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的原则性规定;3)造成相关公众的误认与混淆,包括混淆的可能性。法院在判断混淆时会考虑商品销售的渠道和方式、双方所经营商品的类似程度、消费者购买时的注意程度、是否有证据证明已经造成了实际混淆及是否具有利用或损害他人商誉的故意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