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18
《合同法》中的抗辩权是指,在双务合同中,当事人一方在符合法定条件时可以暂时拒绝对方的履行要求,即对抗对方的履行请求权。抗辩权包括同时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和不按抗辩权。
抗辩权是双务合同中的一种保护措施,旨在免除抗辩权人履行后得不到对方相应履行的风险,同时对方当事人也会因此产生及时履行和提供担保的压力。抗辩权是重要的债权保障制度,其行使是正当的权利,应受到法律保护,不应使行使抗辩权人承担违约责任等不利后果。
需要注意的是,抗辩权的行使只能暂时拒绝对方的履行请求,中止履行,而不能消灭对方的履行请求权。一旦抗辩权事由消灭,原抗辩权人仍应履行其债务。
根据《合同法》第66条,同时履行抗辩权指的是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情况下,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有权拒绝履行自己债务或者相应债务的权利。
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构成条件如下:
(1) 双方基于同一合同且互负债务
(2) 双方互负的债务均已届清偿期
(3) 对方未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
根据建设工程施工的一般情况,施工承包人有按约完成承包内容的义务,而发包人有按期支付工程款的义务。这是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一对对待给付义务。根据合同约定,如果任何一方未履行到期义务或者未适当履行到期义务,却要求对方履行到期义务,则被要求方可以以同时履行抗辩权为由,拒绝该请求。
根据《合同法》第67条,先履行抗辩权指的是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情况下,先履行一方未履行或者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或者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
先履行抗辩权的构成条件如下:
(1) 履行债务有先后顺序
(2) 有义务先履行债务的一方未履行或者履行不符合约定
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通常情况,试举例说明先履行抗辩权如下:
(1) 发包人提供符合约定的项目现场的义务在先,施工承包人进入现场作施工准备并待命开工的义务在后。如果建设单位未依约提供施工现场,却要求施工单位进场施工,则施工单位可以以先履行抗辩权为由,拒绝建设单位的进场施工要求。
(2) 施工承包人履行工程保修义务在先,发包人支付暂留的质量保留金在后。如果施工承包人未履行或者未适当履行法定或者约定的保修义务,在保修期满后要求全额支付保修金,则发包人可以行使先履行抗辩权,以承包人未履行或者未适当履行在先义务为由,拒绝承包人的相应支付请求。
不安抗辩权的构成条件如下:
(1) 双方当事人基于同一双务合同而互负债务
(2) 债务履行有先后顺序,且由履行顺序在先的当事人行使
(3) 履行顺序在后的一方履行能力明显下降,有丧失商业信誉,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4) 履行顺序在后的当事人未提供适当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