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关系的法律平等原则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处理 > 医疗事故处理原则法律知识

医患关系的法律平等原则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7-20

 
360085

医患双方的关系在医疗活动中存在不平等的现象,医务人员拥有更多的主动权力,例如处置权和处方权。然而,从本质上讲,医患双方的关系是民事法律关系,应当处于平等地位。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应当享有平等的地位;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民事权益受到法律的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侵犯。因此,在处理医疗事故争议时,应当遵循民法的基本原则。

公开、公平、公正的重要性

公开是公正的保障,公正是公平的基础。公平首先体现在医患双方在处理过程中地位的平等,任何一方都不应享有额外的特权。其次,公平体现在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例如,相关条例赋予医疗机构特定资料的保管权,如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会诊意见和病程记录等。同时,条例规定医疗机构无正当理由未提供相关材料,导致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无法进行,医疗机构应承担相应的医疗事故责任。此外,在适用法律上也必须体现公平,不能针对同一个争议事实对医患双方适用不同的法律。

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

公正的适用法律包括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程序公正是实现实体公正的前提,在医疗事故处理中具有特殊的意义。例如,相关条例规定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的组成以及鉴定专家应当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等程序规定,目的是确保专家能够客观地进行鉴定,不受外部干扰。通过这种随机抽取的程序机制,实现公正的鉴定和处理。实体公正则涉及证据的适用和法律的适用。在处理医疗事故争议时,必须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收集证据,并根据证据适用相应的法律条款,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正确处理。

公开的重要性

公开虽然是形式上的要求,但具有实质上的意义。根据法制原则,内部规定不能调整外部的法律行为,也就是说,内部规定和文件不能作为司法机关判案和行政执法机关实施行政处罚的依据。在处理争议时,必须采取公开的方式,即公开程序、证据内容和适用的法律。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的处理职责

相关条例将处理造成患者死亡或二级以上医疗事故的责任确定为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这样做是为了减轻当事人申请事故处理的负担,减少因乘车、食宿而增加的费用支出。将处理部门定在县市两级,既有利于处理部门的调查取证工作,也方便当事人陈述自己的理由。及时、便民不仅仅是节省时间和方便的问题,还有利于在第一时间、第一地点缓解和解决争议,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医疗事故处理热门知识

  1. 乡镇卫生院医疗纠纷处理程序的法律术语及赔偿标准
  2. 医疗机构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3. 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
  4.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流程
  5. 医院观察室的规定和制度
  6. 医疗纠纷处理:封存病历的重要性
  7. 医疗纠纷时间是不是挺长的
医疗事故处理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