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过失鉴定及赔偿问题解析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鉴定 > 医疗事故鉴定标准法律知识

医疗过失鉴定及赔偿问题解析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3-27

 
329666

医疗过失鉴定和赔偿问题

背景

一位13岁的男孩因双照部疼痛、活动受限,入住第一家医院,经X片照相诊断“股骨头坏死”,住院治疗一个月后出院。半年后,又到第二家医院看病,诊断“股骨头滑脱”,经手术治疗,现留有部分功能障碍。该患儿认为第一家医院诊治过程中有误,诊断错误,延误其治疗,导致现在后果,起诉法院要求第一家医院赔偿。

医疗事故鉴定

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鉴定结论为“医院诊断双侧股骨头坏死是错误的,应诊断为右侧股骨头骨骺滑脱,定为三级甲等医疗事故”。同时患儿申请法院法医进行鉴定,经两级法医鉴定,一级法医鉴定认为“患儿右侧股骨颈缺血性改变(囊性变,即股骨头坏死诊断成立),骨骺滑脱移位截骨矫形术后,此状态认定与第一家医院对其治疗疗效有无因果关系的依据不足。”另一级法医鉴定结论认定“诊断股骨头坏死是错误的,但患儿骨骺滑脱与医院的诊断无明显因果关系。”医疗事故鉴定结论、司法鉴定结论和全国47位专家证言俱存在不一致意见和结论。

问题分析

此案引发了对医疗事故鉴定和赔偿问题的思考。根据《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和民诉法72条的规定,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被视为判定医院是否有过错的唯一依据。然而,最高法院最近颁布的民事法解释精神指出,医疗赔偿案件的判决不仅依赖于是否存在医疗事故,更取决于医院是否存在过失。然而,目前并没有法律明确规定由谁来确定医院的过失责任。

现行鉴定问题

在法院审理医疗赔偿案件时,法官往往依赖医疗事故鉴定或司法鉴定的结论来确定医患双方是否存在过错责任。然而,现行医疗事故鉴定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医疗事故鉴定的威信较低,引发了一些公众对其公正性的质疑。其次,部分医疗事故鉴定结论存在不客观、不公正的问题。此外,某些医疗事故鉴定结论的局限性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

司法鉴定问题

对于医疗赔偿案件,法院通常依赖司法鉴定的结论来确定过错责任。然而,司法鉴定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司法鉴定人并非临床医师,缺乏对临床医学的执业资格。其次,临床医学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质决定了法医无法胜任医疗过失鉴定的任务。此外,某些司法鉴定结论的推论性较强,缺乏客观性和科学性。

结论

当前,医疗纠纷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医疗赔偿案件的公正审理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然而,医疗过失鉴定和赔偿问题仍存在一些争议。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现行的医疗事故鉴定和司法鉴定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以确保医患双方的权益得到公正保护。

医疗过失鉴定的问题及改进方向

医疗过失鉴定存在的问题

在医疗事故赔偿案件中,医疗过失鉴定常常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法医在鉴定时往往带有主观推论,缺乏客观性和科学性。其次,部分法医为了平息争议或安抚患者,在鉴定结论中加入与医疗过失无关的问题,导致不公正的赔偿结果。最后,法官往往倾向于认定医院承担赔偿责任,忽视病人自身条件和疾病本身发展因素。

改进方向

为了保证医疗赔偿案件的证据公正、科学客观,需要对医疗过失鉴定进行改进。首先,建立医疗过失鉴定委员会,由医学专家和法医组成,每个省设立专家库,实现医学过失鉴定的权威性和合理性。其次,将医疗过失鉴定会脱离卫生行政部门,设立在司法部、司法局或学术团体,由法院委托,法官主持,保证鉴定工作的独立性。鉴定内容应包括医患争议的医疗过关、确定过失方的过错比例、评定患者伤残程度以及判断是否需要继续治疗及所需费用。

关于医疗过失赔偿问题

现行赔偿问题

我国目前尚无单独调整医疗过失的法律,仅有《医疗事故处理办法》规定医院应给予患者一次性补偿。然而,现行司法实践将医疗过失纳入民法通则进行调整,导致赔偿额越来越高,甚至出现巨额赔偿数额。这种现象导致医务人员保守行医,不敢积极抢救危重病人,影响医学的发展和进步。

存在的问题

巨额赔偿数额导致医务人员保护自身利益,不敢承担风险大的手术和治疗,对患者的伤害更大。此外,巨额赔偿也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医院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另外,现行赔偿制度没有考虑医院的收支平衡,导致医院收费不足以抵支成本,赔偿却需全额。赔偿额度应该依据国情和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进行合理限制。

改进方向

为了解决现行赔偿问题,需要对赔偿制度进行改进。首先,应区分混合因素的比例,确定多种因素各自的责任比例。其次,赔偿责任应依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和国家财力进行限制。最后,应建立合理的赔偿标准,考虑患者的病情和医院的实际情况,确保赔偿公平、合理。

医疗过失鉴定的问题及改进

医疗过失鉴定的问题

在医疗过失鉴定中存在一些问题,导致鉴定结果不准确和不公正。首先,鉴定结论缺乏客观性和科学性。例如,在某些案件中,法医根据推论得出的结论,并没有确凿的证据支持。其次,部分法医在鉴定中存在不公正的情况。一些法医为了息事宁人或安抚患者,在结论中会描述一些与医疗过失无直接因果关系的问题,从而导致法院认定医院承担责任并赔偿患者。这种做法是不公平的,也不符合法律规定。

医疗过失鉴定的改进

为了保证医疗赔偿案件的公正和科学客观,需要对医疗过失鉴定进行改进。首先,建议建立医疗过失鉴定委员会,由医学专业专家和法医组成。每个省设立医疗过失鉴定专家库,按专业分组,每次鉴定时,可以由医患双方任抽取相关专业的专家及法医共同参加,以体现权威性和合理性。其次,可以将医疗过失鉴定会设立在司法部、司法局或学术团体,脱离卫生行政部门。每次鉴定由法院委托,法院法官主持,鉴定委员会秘书协同作文秘及辅助工作。最后,对鉴定内容进行明确,包括医患争议中的医疗过关、确定医疗过失方的过错比例、患者伤残程度评定以及患者是否需要继续治疗及所需费用等。

医疗过失赔偿问题

现行医疗过失赔偿的问题

我国目前尚无单独调整医疗过失的法律,仅有一部《医疗事故处理办法》。该办法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现行司法实践将医疗过失纳入民法通则进行调整,按照过错责任原则进行赔偿。然而,赔偿额度越来越高导致了一些问题的发生。首先,巨额赔偿数额导致医务人员保守行医,不敢积极治疗和应用新技术,影响医学的发展和患者的利益。其次,巨额赔偿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不公平地将国有财产分给个人。此外,医院的医疗收费标准受国家控制,收费未按成本,而赔偿却需全额,导致收付不对等,违背了公平和平等原则。

医疗过失赔偿的合理化

为了解决医疗过失赔偿问题,需要进行合理化的调整。首先,赔偿责任应该有一定的限制标准,符合中国国情。医院的赔偿不应该仅仅依据医疗事故鉴定结论,而是要考虑多种因素的比例。其次,医院的合法权益需要得到保护,不能将国有资产无理由地分给个人。最后,医疗过失赔偿应该考虑国家财力和国家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以保证公平和平等原则的实现。

延伸阅读
  1. 医疗事故投诉程序及赔偿方式
  2. 医院责任案件宣判:病历丢失导致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无法进行
  3. 医疗纠纷赔偿金额的协商确定
  4. 《侵权责任法》对医患关系的影响
  5. 医疗事故赔偿的法律途径

医疗事故鉴定热门知识

  1. 乡镇卫生院医疗纠纷处理程序的法律术语及赔偿标准
  2. 医疗事故后续治疗费用的支付方式
  3. 北京某医院被判赔偿医疗事故损失
  4. 浙江医疗事故鉴定的程序和收费标准
  5. 医疗事故赔偿项目及其赔偿标准
  6. 走医保后是否可以获得医疗事故赔偿
  7.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定义和期限
医疗事故鉴定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