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纠纷的处理方法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著作权法 > 著作权保护法律知识

探讨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纠纷的处理方法

点击数:34 更新时间:2024-04-10

 
329314

计算机软件着作权侵权纠纷的处理方法

一、职务作品的侵权处理

1. 作者应向所在单位查询是否许可了第三方使用该作品。

2. 确认对方行为是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着作权法》有关作品合理使用的规定。

3. 通过着作权集体组织或中国版权信息网等途径查询是否已支付相关使用费。

4. 确认对方未经授权擅自使用或剽窃后,应及时固定侵权证据:

1)如果侵权作品在纸面媒体发表,则应取得相应纸面媒体的原件;若无法取得原件,则应到图书馆取得加盖图书馆收藏章的复制件。

2)如果侵权作品在计算机网络上发表,则应去任意一个公证处做相关互联网资料的证据保全公证;权利人可委托他人办理证据保全公证,但需要出具委托书并提交作者本人的身份证件原件。如果选择律师见证互联网侵权资料,则存在一定的诉讼风险。律师见证书的性质是证人证言,其效力远不及公证处出具的公证书。

二、可采取的维权方式

1. 与侵权者协商,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

2. 申请版权行政管理机关进行调解。

3. 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4. 如果书面合同中有仲裁条款,可申请仲裁机构进行仲裁。

我国司法界对软件侵权鉴定的认定标准

计算机软件的法律保护问题是随着计算机软件产业的发展而出现的。对于计算机软件的保护,可以采用多种法律保护形式,如着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根据软件的特点和用途,可以选择不同的法律保护形式。

1. 《着作权法》保护:根据创意/表达分离原则,保护软件的创意表达。在我国,着作权保护是主要的法律途径。然而,着作权法仅保护软件本身的表现形式,而不能扩大到软件开发所使用的思想、概念、方法、原理、算法、处理过程和运行方法等。

2. 《专利法》保护:补充了着作权法保护的不足,可以有效保护计算机程序所体现的设计者的创意。然而,软件本身不能单独申请专利,只能作为某一发明的组成部分而申请。

总的来说,我国司法界在认定计算机软件侵权时,采用创意/表达分离原则来保护计算机软件。如果您需要更多信息,请咨询专业律师。

延伸阅读
  1. 律师保密协议范本
  2. 怎么办理软件产品确认测试报告是不是要先申请软件著作权证书
  3.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侵权判断标准是什么
  4. 计算机软件侵权行为有哪些
  5. 知识产权申请流程

著作权法热门知识

  1. 品牌托管的含义
  2. 如何申请著录项目变更费用退款
  3. 委托合同
  4. 著作人身权的保护期中什么受时间限制
  5. 侵权行为的法律定义
  6. 合作协议
  7. Google建立虚拟图书馆:信息记录的历史性一步
著作权法知识导航

知识产权解决方案

  1. 假冒注册商标纠纷
  2. 商标构成的要素
  3. 合作作品中的著作权
  4. 职务作品的著作权人
  5. 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计算
  6. 著作权申请登记
  7. 著作权的诉讼时效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