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罪的立案标准及要点解析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著作权法 > 著作权归属法律知识

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罪的立案标准及要点解析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1-22

 
313624

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罪的立案标准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罪的立案标准如下:

1. 销售金额达到五万元以上

如果销售的伪劣产品金额达到五万元以上,即可构成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罪。

2. 未销售的货值金额达到十五万元以上

如果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的货值金额达到十五万元以上,即可构成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罪。

3. 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货值金额合计达到十五万元以上

如果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的货值金额合计达到十五万元以上,即可构成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罪。

法律依据

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罪的法律依据主要来自《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的相关规定:

根据该条款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将面临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处罚,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的罚金。

如果销售金额在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将面临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处罚,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的罚金。

如果销售金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将面临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处罚,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的罚金。

如果销售金额达到二百万元以上的,将面临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处罚,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延伸阅读
  1. 销售高仿产品是否违法
  2. 防伪技术在商品识别和防止假冒伪劣方面的应用
  3. 假冒商品是否构成侵权行为
  4. 过期食品算不算假冒伪劣产品
  5. 过期产品是否假冒伪劣产品

著作权法热门知识

  1. 剽窃图片是否构成侵犯著作权
  2. 著作权代理的定义和特征
  3. 集体管理:信托关系而非代理
  4. 著作权侵权的诉讼时效及其适用范围
  5. 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的定义
  6. 商家欺骗消费者赔偿法是如何处罚的
  7. 欺诈消费者行为
著作权法知识导航

知识产权解决方案

  1. 假冒注册商标纠纷
  2. 商标构成的要素
  3. 合作作品中的著作权
  4. 职务作品的著作权人
  5. 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计算
  6. 著作权申请登记
  7. 著作权的诉讼时效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