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3-08-25
专利侵权行为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普通的民事侵权,另一种是假冒他人专利罪。根据刑法规定,如果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可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此类情况指的是将他人的专利假冒成自己的专利,例如在自己的包装上印刷他人的专利号。而如果只是抄袭他人拥有专利权的技术方案,如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侵犯他人专利权的产品,则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如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等,而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然而,通常所称的专利侵权是指抄袭他人的技术方案并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虽然在这种情况下无需承担刑事责任,但侵权者仍需向专利权人支付一定的经济补偿,甚至可能面临惩罚性的经济赔偿。对于严重侵权情节,经济补偿可能十分巨大。
侵犯他人专利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二百一十六条进行规定。
1、侵权行为是一种单方实施的事实行为。
侵权行为是基于当事人的意愿而发生的,且侵权行为所引起的民事法律后果并非当事人所预期的。因此,侵权行为属于事实行为。
2、侵权行为是一种民事违法行为。
侵权行为违反了法律的规定,违法性即为其实质,因为侵权行为违反了法律所规定的义务。
3、侵权行为是对他人造成损害的行为。
侵权行为的对象包括民事权利和民事利益。侵权行为所侵害的民事权利包括人身权、物权、继承权、知识产权等绝对权利,一般不包括债权。除了民事权利,其他合法利益也属于侵权行为受法律保护的范围。
4、侵权行为是承担侵权责任的基础。
侵权行为是一种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而这种法律后果即为侵害人应当承担的侵权责任。
因此,存在侵犯他人专利权的行为,并且涉案情节十分严重时,可被认定为假冒专利罪。侵权行为是一种事实行为,是单方面实施的。它所侵害的对象不仅包括民事权利,还包括民事利益。侵权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即立即停止侵害,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并消除其对社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