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3-08-22
(1) 根据权利人实际损失确定赔偿数额
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应根据权利人因被侵权所遭受的实际损失来确定。
(2) 根据侵权人获得的利益确定赔偿数额
如果权利人的实际损失难以确定,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来确定。侵权人在侵权期间所获得的利润通常是指销售收入减去成本及应缴纳的税金。销售收入的计算仅涉及侵权人实际销售商品所得的收入,不包括库存商品的收入。侵权人所获得的利润是确定赔偿数额的基准。
(3) 根据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确定赔偿数额
如果权利人的损失或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可以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来合理确定赔偿数额。
(4) 对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的情节严重者,可以确定赔偿数额为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三倍以下。
赔偿数额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如果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以及注册商标许可使用费难以确定,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三百万元以下的赔偿。
(1) 停止侵害、消除影响
侵权人应被要求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消除对权利人的不良影响。
(2) 赔偿损失
侵权人应对权利人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
(1) 停止侵权
行政机关可以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销售侵权商品。
(2) 没收、销毁侵权商品
行政机关可以没收并销毁侵权商品。
(3) 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工具
行政机关可以没收并销毁专门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
(4) 罚款
行政机关可以对侵权人处以罚款。
以下情况构成犯罪,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还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 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2)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
(3) 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
如果遭遇商标侵权行为,应通过合法的方式维护自身的权益。首先,可以通过协商要求侵权方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根据侵权方的处理态度,可以采取不同的措施。如果侵权方不予理睬,可以收集证据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赔偿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