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6 更新时间:2023-09-25
土地所有权和占有权并非都属于国家。在我国,土地所有权的主体是国家和集体,但是国家和集体并非必须亲自经营和使用土地,因此土地所有权和占有权会出现分离的情况。因此,土地所有权人不一定是土地占有人。
土地占有权的确立并不一定需要契据的支持。如果占用人长期占有一块土地,且没有人提出异议,占用人可以通过注册将该土地作为自己的拥有。
土地所有权是指土地所有者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享有对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利。
土地使用权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民集体和公民个人,以及三资企业,在符合法定条件或约定程序下,对国有土地或农民集体土地享有的占有、利用、收益和有限处分权利。
土地所有权是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的法律表现,我国确认了国家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
土地使用权的范围较广,包括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的使用权。
土地所有权只能归国家或农民集体所有,其他单位或个人无法享有土地所有权,这是我国土地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结果。
农民集体土地使用权是指农民集体土地的使用人依法利用土地并获得收益的权利。农民集体土地使用权包括农用土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和建设用地使用权。使用权仅限于使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侵占、买卖或以其他形式转让土地。
综上所述,土地所有权只有土地拥有者才能享有,土地拥有者可以占有、处分和获得收益。通常情况下,土地占有权属于土地所有权的持有人,但如果这两种权利分离,土地所有者不一定是土地占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