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3-08-01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以下情形不予授予专利权:
科学发现是指对自然现象、规律或原理的发现,不属于可被专利保护的范畴。
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思维、推理、计算等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也不符合专利保护的要求。
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属于医学领域,不被授予专利权。
动物和植物品种的培育和选育不符合专利保护的条件。
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不符合专利保护的要求。
对平面印刷品的图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结合作出的主要起标识作用的设计不符合专利保护的要求。
对于前款第4项所列产品的生产方法,可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授予专利权。
专利权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点:
专利权人对其所拥有的专利权享有独占或排他的权利,未经其许可或法律特殊情况,任何人不得使用,否则构成侵权。
专利权的保护期限有限,超过该期限后,专利权成为公共财富,任何人都可以利用。
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仅限于特定地域内的法律规定,不同国家之间的专利保护互不干涉,除非存在双边专利保护协定或共同参加国际公约。
这些特点使得专利权在法律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专利权的主体即专利权人,是指依法享有专利权并承担相应义务的人。专利权主体包括以下几种:
发明人或设计人是指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了创造性贡献的自然人。发明人或设计人必须是自然人,而不能是单位、集体或课题组。
发明人或设计人可以分为非职务发明创造和职务发明创造两类。非职务发明创造是指不属于单位任务且不依赖单位物质技术条件完成的发明创造。对于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设计人。
对于职务发明创造,专利权的主体是该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或设计人所在的单位。职务发明创造是指执行单位任务或主要利用单位物质技术条件完成的发明创造。
受让人是指通过合同或继承依法取得专利权的单位或个人。
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可以转让,转让后的受让人成为新的专利权主体。
当发明人完成一项新产品后,若希望申请专利权,需按照登记机关要求提交相关材料。然而,如果发现该产品不符合法定的专利保护条件,就无需提出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