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2-11-14
根据《专利法》第六十条规定,专利侵权赔偿数额应根据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侵权人的非法收益来确定。如果无法确定被侵权人的损失或侵权人的利益,可以参考合理的专利使用费倍数进行确定。然而,由于该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实施起来并不简单。
(1) 实际损失:根据实际情况计算,例如被侵权产品的减少量与合理利润的乘积。
(2) 非法收益:根据侵权产品在市场上销售的总额乘以每个侵权产品的合理利润进行计算。对于侵权行为完全以侵权为基础的,可以计算其销售利润。
赔偿数额可根据专利许可使用费确定,一般不超过专利许可使用费的三倍。然而,这种方法的前提是侵权人的收益和被侵权人的损失都难以确定。
一般的方法包括:
如果外观设计侵权指控与产品本身有关,例如电脑外观设计专利的侵权,可以将导致销售减少的专利产品的权利人或被告的营业利润作为侵权赔偿金额。
如果被指控的侵权产品涉及包装设计,例如侵犯了外观设计专利权,可以利用饮料包装瓶的产品,并将销售利润下降或设计包装产品销售的利润作为侵权赔偿的依据。
对于未实现专利的权利人,即既没有实际实现自己的专利,也没有授权他人实施的情况,有一种观点认为,由于专利没有实际实现,涉嫌侵权未给专利权人带来实际经济损失。
综上所述,侵犯他人专利权属于对知识产权的侵犯,侵权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具体赔偿数额的确定需要首先明确对方的实际损失,然后根据实际损失进行赔偿。如果无法明确实际损失,可以根据获利程度来判断赔偿数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