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04-27
商标侵权是指在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的情况下,在同一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相似的商标的行为。对于电子商务未注册商标侵权的处理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行政处理方式是通过向当地或侵权地方的工商管理部门提起诉讼,调查取证、认定侵权事实并制止侵权行为。根据侵权商标的违法情节轻重,处理的程度可以包括销毁侵权商品、没收生产侵权商标的工具、销毁侵权商标、责令停止销售、处以罚款等。
诉讼处理方式是向人民法院发起诉讼,由当地或侵权人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申请人在选择诉讼处理途径解决商标侵权行为时,应提供充足、真实、有效的证明材料,以确保诉讼成功。处理的结果可以包括恢复商标被侵权人的信誉和归还不正当利益、赔偿损失、责令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非法所得、罚款、拘留或训诫等。
法律对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做出了明确的界定,包括以下五种情形:
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相似的商标,属于商标侵权行为。同一种商品指与注册商标核定使用的商品相同,类似商品指在商品的功能、用途、原料、销售渠道、消费对象、生产经营者等方面,易使消费者难于辨别其来源而产生误认、误购现象的商品。相同商标指在视觉上无差别或差别甚微的商标,近似商标指对商标进行整体比较,不易辨别,使消费者产生混同的商标。
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也属于商标侵权行为。作为商品的销售者不应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否则将构成商标侵权行为。然而,要求每个经销商品的人都了解数以千计、数以万计的商品的商标使用情况并不容易,因此在正确理解和运用法律规定时应考虑实际情况。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销售这些商标标识也属于商标侵权行为。商标作为区别商品来源的标志,其有形载体是商标标识。商标标识包括带有商标的包装物、标签、封签、说明书、合格证等物品。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销售这些商标标识的行为是商标侵权行为,因为商标标识是体现商标专用权的一种载体。
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更换商标的商品投入市场也属于商标侵权行为。这种侵权行为是在经营行为中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而更换商标,即将商品更换商标后再投入市场。
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行为也属于商标侵权行为。这一项是概括了前面四项无法包含的其他商标侵权行为,强调了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的最基本特征,即给他人的商标专用权造成损害。因此,造成损害是是否构成商标侵权的重要标志。
综上所述,对于非注册电子商务商标的侵权行为,可以通过人民法院解决。未经商标注册人的同意更换注册商标并将更换后的产品投入市场谋取利益,以及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相似的商标,都属于商标侵权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