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4-01-04
商标侵权的赔偿标准并非法定,根据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赔偿数额。如果实际损失难以确定,可以根据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来确定。如果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也难以确定,可以参考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来合理确定。对于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且情节严重的情况,赔偿数额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的数额上增加一倍以上但不超过五倍。赔偿数额应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人民法院在确定赔偿数额时,如果权利人已经尽力举证,而与侵权行为相关的账簿和资料主要由侵权人掌握,法院可以要求侵权人提供相关账簿和资料。如果侵权人不提供或提供虚假的账簿和资料,人民法院可以参考权利人的主张和提供的证据来判定赔偿数额。
如果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以及注册商标许可使用费难以确定,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赔偿数额不超过五百万元。
商标侵权的行为包括:
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
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
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投入市场。
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
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
商标侵权纠纷的起诉流程如下:
准备好民事诉讼状。
向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并提交相关证据材料。
按照人民法院的通知准时出席参与诉讼活动。
如果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应在接到判决书后15天内或接到裁定书后10天内向原审人民法院或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并递交上诉状。
总的来说,虽然法律制度没有强制规定商标侵权的赔偿标准,但也规定了赔偿标准的计算依据。这意味着侵权人不能要求被侵权人支付完全不切实际的赔偿标准。对于商标侵权行为给被侵权人造成的损失,侵权人有举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