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侵权的商品装潢是什么意思?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3-10-12
导读:商标侵权的商品装潢,指的是商标侵权的行为中的一种。在我国的商标权的保护的规定中,商标的建立一般是需要经过审核审核的,待审核通过的情况下才可以获得商标的使用权,否则将视为不合法的行为。
商品装潢与商标侵权
商品装潢是商标侵权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商标制度通过奖励商标注册人,使其获得承认和经济效益,从而促进全球的积极和进取精神。商标保护还能够阻止不正当竞争者使用相似的标记来推销低劣或不同产品或服务。这一制度促进了公平竞争条件下的商品和服务生产与销售,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商标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
商标侵权行为通常包括以下要件:
- 造成损害后果或即将发生损害后果,即侵权行为给商标权人已经造成损害或即将造成损害,表现为产品销量下降、利益减少或商标信誉降低等。
- 行为违法性,即行为人未经许可,也没有其他法律依据而客观上行使商标权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 损害后果与违法行为有因果关系,即损害后果是由违法行为直接造成的。
- 主观状态,包括有过错和无过错两种。对于非法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商标、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反向假冒注册商标等行为,在认定是否侵权时以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为要件;而对于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行为,在认定是否侵权时不以行为人主观上过错为要件。
侵害商标权的行为
根据我国商标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具体侵害商标权的行为包括:
- 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即使用侵权。
- 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即属流通领域的商标侵权行为,又称销售侵权。
-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即商标标识侵权。
- 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投入市场,即反向假冒行为。
- 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行为。
近似商标的认定
对于"近似商标"的认定通常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两个商标所使用的商品或服务是否相同或相类似;二是两个商标的标识的主体部分是否相近似。具体认定以普通消费者的一般注意力作为评判的主观标准,并采用整体比较与商标显著部分比较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判断。通常以商标的音、形、义三个要素考察,判断读音是否相同、外形是否相近且可能导致普通消费者直观上的误认、意思是否相同等。
类似商品和类似服务
"类似商品"指在功能、用途、消费对象、销售渠道等方面有相关性,或者存在特定联系的商品;"类似服务"指在服务的目的、方式、对象等方面有相关性,或者存在特定联系的服务。
其他损害行为
根据商标法实施条例及司法解释的规定,"其他损害行为"包括:
- 在同一种或类似商品上,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文字、图形等作为商品名称或商品装潢使用,并足以造成误认的。
- 故意为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提供仓储、运输、邮寄、隐匿等便利条件。
- 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相近似的文字作为企业字号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突出使用,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的。
- 复制、模仿、翻译他人注册的驰名商标或其主要部分在不相同或不相类似商品上作为商标使用,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
- 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相近似的文字注册为域名,并通过该域名进行相关商品交易的电子商务,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的。
尽管商品装潢是商标侵权行为的一种,但两者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别。商标在注册后不能随意更改,而商品装潢通常不需要注册,会根据市场销售情况进行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