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3-02-07
商标侵权是指行为人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或者其他干涉、妨碍商标权人使用其注册商标,损害商标权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当实体店的商标遭到侵权时,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解决:
当商标专用权被侵权的自然人或法人可以通过起诉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民事诉讼中,被侵权的当事人有权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消除影响,并要求赔偿损失。
认定商标侵权的程序内容包括以下三个基本步骤:
1. 确定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权利范围
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权利范围是认定商标侵权的基本依据。判断商标侵权行为是否构成侵权,需要围绕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权利范围进行考虑。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范围限于核准注册的商标和核定使用的商品。因此,通过确定核准注册的商标和该商标所核定使用的商品,可以确定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权利范围,从而与被控侵权对象进行比较,以判断是否构成侵权。
2. 确定被控侵权的具体对象
被控侵权的具体对象由被控侵权的商标和被控侵权的商标所使用的商品决定。确定被控侵权的具体对象的目的是为了固化被控侵权行为的载体,并为下一步与商标权的保护范围进行比对做好准备。被控侵权的具体对象与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权利范围同样重要,它是认定商标侵权行为的另一个比较对象。
3. 比较被控侵权对象与注册商标及核定使用的商品
通过将被控侵权对象与注册商标及核定使用的商品进行比较,可以判断被控侵权的商标与注册商标是否相同或近似,以及被控侵权商标所使用的商品与注册商标所核定使用的商品是否属于同一种类或相似。通过这三个基本步骤的认定,特别是通过将被控侵权对象与注册商标及核定使用的商品进行比较后,可以判断是否构成商标侵权。
如果实体店的商标遭到侵权,当事人可以与对方进行充分协商,争取达成一致,解决问题。如果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当事人可以收集相关证据材料,并向法院提起诉讼,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保护商标所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