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3-06-27
公安商标侵权行为属于刑事犯罪,可以通过报警或向法院起诉侵权人来进行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的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的“情节严重”,应当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一)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
(二)假冒两种以上注册商标,非法经营数额在三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
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侵权行为,必须具备以下四个要素:
行为人实施了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行为。
行为人销售假冒商标商品的行为造成了商标权人的损害后果。销售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商品会给权利人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同时也会给享有注册商标权的单位等带来商誉损害。无论是财产损失还是商誉损害都属于损害事实。
违法行为人对所销售的商品属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事实系已经知道或者应当知道。
违法行为人的销售行为与造成商标权人的损害结果存在前因后果的关系。
在当代社会,我国对商标侵权问题保护力度较强。对于受到商标侵权的人员,可以通过报警等相关方式进行处理,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追究侵权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