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牌加工商标侵权的类型怎么确定赔偿?
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3-04-07
导读:直接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来确定赔偿,如果是不能够确定那么就按照当事人侵权所获得的不法收益来进行赔偿。定牌加工商标如果没有经过商标所有权人的允许,那么就涉及到侵权,商标持有人是可以要求对方承担赔偿责任的。
定牌加工商标侵权的赔偿类型确定方式
一、赔偿数额的确定
根据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进行确定。如果实际损失难以确定,可以根据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进行确定。如果权利人的损失或侵权人获得的利益也难以确定,可以参考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来合理确定赔偿数额。对于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且情节严重的情况,赔偿数额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的数额上增加一倍以上但不超过五倍。赔偿数额应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在人民法院确定赔偿数额时,如果权利人已经尽力提供证据,但与侵权行为相关的账簿和资料主要由侵权人掌握,法院可以要求侵权人提供相关的账簿和资料。如果侵权人不提供或提供虚假的账簿和资料,法院可以参考权利人的主张和提供的证据来判定赔偿数额。如果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以及注册商标许可使用费难以确定,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五百万元以下的赔偿。
二、商标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
商标侵权行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 恶意伪造、制造他人已注册的商标标识亦或销售恶意伪造、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商品。具体包括:1. 销售恶意伪造、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商品;2. 未经商标权所有人认可或委托而制造其注册商标的标识;3. 恶意伪造他人的注册商标标识;4. 超过商标权所有人授权范围,恶意制造其注册商标标识。(二) 未经注册商标法定所有人认可,在相同或相似产品上擅自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相似的商标。具体包括:1. 在相似的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类似的商标;2. 在相同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3. 在相似性的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4. 在相同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类似的商标。以上行为无论是故意还是过失,未经当事人认可都构成对他人注册商标的侵权。(三) 恶意出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者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却仍然销售,也构成商标侵权。(四) 其他侵权行为,包括:1. 恶意为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人提供仓库储存、物流运输、藏匿等滋生行为。此类侵权行为需要以故意实施为前提条件。2. 代销已知是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产品的行为,对此采用过错责任原则。3. 在相同的商品上,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相似的文字或图形作为商品名称或商品装潢使用,并容易造成误认的行为。因此,如果要进行定牌加工商标,首先需要获得商标所有权人的许可。如果未经许可擅自进行加工,获得的收益通常属于不法收益,在对方要求赔偿时,需要将这些不法收益赔偿给对方。或者根据对方在这个过程中所受到的实际损失进行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