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3-06-27
法定许可使用著作权人是受到法律保护的。根据我国著作权法采取的自动取得原则,一旦作品符合法律上的作品条件并完成创作,著作权即产生。著作权人可以选择申请我国著作权管理部门对作品著作权进行登记,但登记并非著作权产生的法定条件。作品登记过程仅对作品的权属信息进行形式审查,一般只起到初步证明著作权归属的作用。
著作权的主体,即著作权人,根据《著作权法》,指的是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著作权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在通常的语境下,作者指的是创作作品的自然人,侧重于身份,但并非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成为著作权的主体。法律上的作者是指依照《著作权法》规定可以享有著作权的主体。
根据主体的形态,著作权的主体可以分为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创作是一种事实行为,不论创作者的年龄、智力水平如何,都可以成为著作权的主体。一般情况下,自然人是作品的作者,因此自然人通常成为著作权的主体。然而,为了平衡和保护不同利益方的权益,并考虑到法人或其他组织在创作作品时提供的组织、物质支持,法律也允许法人或其他组织成为著作权的原始主体。
根据著作权的取得方式,著作权的主体可以分为原始主体(原始著作权人)和继受主体(继受著作权人)。原始著作权人是指在作品创作完成时,根据《著作权法》和合同约定即刻享有创作作品著作权的主体。继受著作权人则是通过继承、受让、受赠等方式获得著作权的主体。原始著作权人和继受著作权人在权利范围和权利保护方式上有所不同。
法定许可使用著作权人受到严格的法律保护。如果他人以非法手段或借口侵犯著作权人的权益,受害方有权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追究侵权行为人的侵权责任。如果造成损失,受害方还可以依法要求相应的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