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作品著作权中的财产权期限为多久?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著作权法 > 著作权保护法律知识

个人作品著作权中的财产权期限为多久?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2-12-30

 
275457
导读:公民终生及其死亡后的五十年有效。我国公民或者法人所拥有的个人作品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受到法律保护的期限是有着明确的时间限制的,在公民死后的五十年之后不再受到法律的保护。

一、个人作品著作权中的财产权期限为多久?

公民终生及其死亡后的五十年。个人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利保护期限一般是公民终生及其死亡后的五十年。公民之间的合作作品,保护期限截止于最后一个创作人死亡之后第五十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我国采取自动取得原则,当作品创作完成后,只要符合法律上作品的条件,著作权即产生。著作权人可以申请我国著作权管理部门对作品著作权进行登记,但登记不是著作权产生的法定条件。

二、著作权的权利主体内容是什么?

1.著作权主体的概念

著作权的主体(著作权人)是指依照《著作权法》,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著作权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作者在通常语境下指创作作品的自然人,侧重于身份,但作者并非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成为著作权的主体。法律意义上的作者是依照《著作权法》规定可以享有著作权的主体。

2.著作权主体的种类

以主体的形态为标准,著作权的主体分为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创作是一种事实行为,不论创作者的年龄、智力水平如何,都可以成为著作权的主体。一般而言,自然人是作品的作者,即一般情况下自然人才能成为著作权的主体,但为平衡、保护不同利益方的利益,以及考虑到法人或其他组织在创作作品时付出的组织、物质等支持,法律也允许法人或其他组织成为著作权的原始主体。

以著作权的取得方式为标准划分,著作权的主体可以分为原始主体(原始著作权人)和继受主体(继受著作权人)。著作权原始主体即作品创作完成时,直接依照《著作权法》和合同约定即刻对创作的作品享有著作权的主体。继受著作权人即通过继承、受让、受赠等方式获得著作权的主体。原始著作权人与继受著作权人在权利范围、权利保护方式上有所不同。

个人作品著作权中的财产权期限为公民死后的五十年,如果超过五十年的时间之后所拥有的相关的权利就不受到法律的保护了。如果一旦在时间期限之内权益受到了侵害那么当事人可以依法追究侵权行为人的侵权责任或者直接起诉至法院。

延伸阅读
  1. 违禁物品是否享有著作权保护
  2. 网络编辑转载违法后果及法律焦点
  3. 集体管理:信托关系而非代理
  4. 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的定义
  5. 法律上如何判定剽窃行为

著作权法热门知识

  1. 作者的财产权的保护期及相关法律保护
  2. 剽窃图片是否构成侵犯著作权
  3. 著作权代理的定义和特征
  4. 不属于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法律的民事责任
  5. 我国法律对于版权转让规定的具体税率
  6. 版权转让协议
  7. 著作权侵权的诉讼时效及其适用范围
著作权法知识导航

著作权解决方案

  1. 著作权的合理使用
  2. 著作权保护的对象有哪些?
  3. 著作权的法定许可使用
  4. 著作权保护期限
  5. 演绎、汇编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6. 合作作品中的著作权
  7. 职务作品的著作权人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