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3-11-14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北京市的医疗事故鉴定工作由设区的市级地方医学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首次鉴定工作。而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则负责组织再次鉴定工作。
此外,中华医学会在必要时可以组织疑难、复杂并在全国范围内有重大影响的医疗事故争议的技术鉴定工作。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医学会在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后,应在规定期限内通知医疗事故争议的当事人提交鉴定所需的材料。
当事人在收到医学会的通知后,需要在10天内提交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相关的材料、书面陈述及答辩。如果不符合受理条件,医学会将不予受理,并给出理由。以下情况医学会将不予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北京市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分为首次鉴定和再次鉴定两个步骤。首次鉴定由北京市各区县医学会组织,再次鉴定由北京医学会组织。
患方需要在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的一年内,向上述单位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在申请之前,患方需要搜集和保护病历资料、实物、挂号证、医疗费单据、交通费票据等证据。
一个鉴定周期通常需要大约60天。如果患者对首次鉴定结论不满意,可以在接到首次鉴定结论后的15天内向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卫生行政部门或人民法院申请再次鉴定。根据市物价局的规定,首次鉴定费用为3000元,再次鉴定费用为3500元。鉴定费由鉴定申请方预先缴纳。如果医患双方共同委托鉴定,应由双方当事人协商预先缴纳鉴定费。
因此,如果需要进行医疗事故鉴定,首先必须符合医学会的受理条件。如果只是单方面提出申请或已经提起诉讼等情况,将直接被拒绝处理。因此,在实际生活中,如果想顺利进行医学事故鉴定,首先要了解相关规定,以确保事情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