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责任方处理不服的怎么办?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处理 > 医疗事故处理程序法律知识

对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责任方处理不服的怎么办?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3-06-04

 
270917
导读:对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责任方处理不服的是可以申请再次鉴定的。医疗纠纷发生后需市卫生局出面协调解决的,由医院相关职能科室填写医疗纠纷协调处理委托书,院长或分管院长签字后,委托市卫生局处理,具体由市卫生局医政科负责。

一、对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责任方处理不服的途径

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的情况下,可以采取以下救济途径:

1. 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申请

当事人可以在收到首次鉴定结论之日起的15日内,向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

2. 向原受理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申请

任何一方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之日起的15日内,向原受理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

3. 委托省、自治区、直辖市医学会组织再次鉴定

当事人也可以选择由双方共同委托省、自治区、直辖市医学会组织再次鉴定。

在医疗纠纷发生后,当事科室负责人及当事人应积极做好解释工作,以利纠纷及时解决。当患者或家属不能理解或接受时,当事人可以自愿填写医疗纠纷处理委托书,科主任签署意见,委托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处理。

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人员对医疗纠纷进行调查核实,得出初步结论,同时封存有关的病历资料及相关物品,将情况如实向本医疗机构的负责人报告,向家属通报、解释,并组织力量维护工作秩序。对于较为复杂的医疗纠纷,医疗机构负责人根据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的报告,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并向患者通报、解释。

二、医疗鉴定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在医疗技术鉴定过程中,应严格遵循以下原则:

1. 坚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的原则

在鉴定取证过程中,必须充分听取双方及有关方面提供的证实材料,并从中找出疑问,抓住重点,将环境因素、人员因素、技术因素及病员因素等客观实际综合起来,全盘考虑,从而得到最接近客观实际的资料。

2. 坚持依据医学原理进行科学分析的原则

在鉴定过程中,应基于医学原理进行科学分析,确保鉴定结论的准确性。

3. 坚持选择适用法规定、条例的原则

在鉴定过程中,应遵循适用的法规定和条例,确保鉴定结论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4. 坚持医患双方对等的原则

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下,既要保护病人的正当权益与要求,又要维护医院的合法利益,坚持原则面前人人平等。

5. 坚持在认真执行政策规定的前提下区别对待的原则

对于有争议的案例,应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发生纠纷的具体原因、环境因素、客观条件因素、人员技术水平及疾病的进展等实际情况,予以客观公正的评定。

6. 坚持医疗纠纷平等协商解决的原则

在医疗纠纷处理过程中,应倡导医患双方平等协商解决纠纷,寻求和谐共赢的解决方案。

7. 坚持医疗纠纷经行政协调无效后依法裁决的原则

若医疗纠纷无法通过行政协调解决,应依法进行裁决。

8. 提请上级医疗事故鉴定技术委员会鉴定有争议的案例

对于有争议的案例,可以书面报告提请上级医疗事故鉴定技术委员会进行鉴定。

9. 先外后内原则,做好接待来访工作

在处理医疗纠纷时,应本着先外后内的原则,做好接待来访工作。对直接责任者要求写出检查,根据情节及态度给予公开批评,并规定按给予“补偿费”的10%作为经济处罚,以示教育。

在发生医疗纠纷时,当事人应了解自己的权益,若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救济途径,以保护自己的权益。

延伸阅读
  1. 医疗事故鉴定和司法鉴定的区别
  2. 医疗事故九级伤残赔偿多少元
  3.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费用问题
  4. 构成医疗事故的四个条件
  5.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程序的启动方式

医疗事故处理热门知识

  1. 再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申请书
  2. 医疗事故鉴定结论的解读
  3. 定点医疗机构申请书撰写要求
  4. 医疗事故鉴定的原则
  5. 医疗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倒置
  6. 医疗纠纷诉讼时效一年还是三年
  7. 医疗纠纷怎么调解
医疗事故处理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